在线互动 满意度调查 意见反馈

快讯 全球最hot资讯滚动播报

  • 2025-06-12
  • 06:16
    【埃尔多安:土耳其将向印尼出口48架第五代战机“可汗”】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1日证实,土耳其与印度尼西亚当天签订了一份土方向印尼出口48架国产第五代战机“可汗”战斗机的合同。埃尔多安当天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作为与印尼签署的合同的一部分,48架“可汗”战斗机将在土耳其生产并出口到印尼。
    放大
    分享到:
  • 06:15
    【多只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 市场短期供应不足】南京银行近日公告称,该行发行的南银转债已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决定行使南银转债的提前赎回权。在银行股持续强势的背景下,除了南银转债,年内已有多只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包括苏行转债、杭银转债等。截至目前,市场共有浦发转债、紫银转债、兴业转债等10只银行转债,其中浦发转债即将于10月28日到期,发行规模为500亿元。业内人士预测,随着杭银转债、南银转债等接连触发强赎,同时近年来再无新发银行可转债进入市场,短时间内市场供不应求,相关标的价格或将上涨。 (证券时报)
    放大
    分享到:
  • 06:14
    全球最大白银ETF--iShares Silver Trust持仓较上日增加39.58吨,当前持仓量为14729.08吨。
    放大
    分享到:
  • 06:14
    WARREN和BLUMENTHAL就稳定币问题致函META。
    放大
    分享到:
  • 06:13
    【登记规模同比增逾40% 保险资管加速布局险资版ABS】 据记者统计,截至6月11日,今年已有13家保险资管公司登记34只资产支持计划(即“险资版ABS”),合计登记规模超15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40%。从资产支持计划所涉及的基础资产来看,保险资管公司积极探索新的基础资产类型,已涵盖消费金融及小微贷款、供应链资产、融资租赁、基金份额、重组债权等类型。 业内人士表示,资产支持计划通常期限较长,与保险资金长期配置需求相契合,同时能为实体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未来该业务发展有望提速。
    放大
    分享到:
  • 06:12
    【晋商银行净利润上市以来首降 不良贷款集中存隐忧】 近日,晋商银行发布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提名新任董事等董事会决议案,待股东大会审议。此前,晋商银行发布的2024年度报告显示,该行去年实现净利润17.50亿元,同比减少12.6%,这是晋商银行自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净利润下滑,且降幅较为明显。
    放大
    分享到:
  • 06:12
    【四只信用债ETF跻身百亿俱乐部】 近日,受纳入质押式回购交易的推动,信用债ETF交投显著活跃。6月11日,两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成交额均超百亿元。随着近期大量资金涌入,这批成立不足半年的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中,已有四只快速跻身“百亿俱乐部”阵营。 受访基金人士普遍认为,信用债ETF纳入质押式回购交易后,投资者可通过“买入ETF-质押融资-再投资”的杠杆策略增厚收益,增强产品吸引力。此外,其潜在投资群体有望扩大,部分量化、套利等对流动性要求更高或需要灵活杠杆交易的特定策略也将从中受益。
    放大
    分享到:
  • 06:11
    【部分港股通基金I类份额限购】 近日,某基金公司旗下多只港股通基金公告,暂停I类份额的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业务,而对A、C类份额并未限购,限购的原因均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基金限购常见,但密集限购I类份额则较为罕见。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近期港股市场表现较好,参与港股短期交易的机构资金增多,只针对I类份额限购而不限制其他份额,可能与防范机构大额资金短期进出有关。
    放大
    分享到:
  • 06:11
    【小微盘产品额度紧俏 基金公司掩门“惜售”】 近期,小微盘风格表现强势,投资者申购相关基金的热情高涨。为避免基金规模短期快速膨胀,稀释持有人收益,扰乱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基金公司不得不掩门“惜售”。6月11日,长盛北证50成份指数增强基金宣布限购,单日单个账户申购金额不超过100元。 从指数表现来看,近期北证50指数、Wind微盘股指数双双创下新高,估值也达到历史较高水平。机构提示,当前小微盘风格交易较为拥挤,不过是否调整还需要观察经济数据、相关政策,同时要密切关注可能改变市场趋势的催化因素。
    放大
    分享到:
  • 06:08
    【调仓调研双管齐下 基金经理挖掘市场新机遇】 近日,北方长龙、固德威、迈普医学、能科科技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因回购等事项披露了最新的前十大股东情况,李文宾、郑澄然、葛兰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的调仓操作浮出水面。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多只股票被上述基金经理大幅买入。同时,机构也在密集调研寻找更多投资机会,博时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等年内调研总次数名列前茅,杨金金、劳杰男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频频现身上市公司调研名单。 有业内人士表示,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改善趋势不变,市场有望延续上行态势。产业发展持续推进,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企业业绩也持续回暖,这些因素都是基金经理掘金市场新机遇的底气所在。
    放大
    分享到: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