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互动 满意度调查 意见反馈

快讯 全球最hot资讯滚动播报

  • 2025-05-14
  • 07:17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希腊弗里附近海域北京时间14日6时51分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78.4公里。
    放大
    分享到:
  • 07:17
    【物理学家提出中微子产生新途径】包括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日本大阪大学以及东京大学卡弗里宇宙物理学与数学研究所在内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研究NGC 1068(又名“乌贼星系”)的观测结果,提出一种全新的中微子产生途径。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
    放大
    分享到:
  • 07:14
    【政策引导+技术突破 脑机接口迎来产业化曙光】 四川省出台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攻坚突破行动计划,创业公司傲意科技获得近亿元融资,最新的案例中受试者已经可以用意念玩游戏……近日,脑机接口领域好消息接二连三。今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及上海、北京、四川、湖北等地,均出台了针对脑机接口的政策。在国家和地方政策引导下,脑机接口正加速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麦肯锡预计,2030年至2040年,全球脑机接口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从400亿美元增至1450亿美元。
    放大
    分享到:
  • 07:14
    【分红险市场接受度不高 消费者持观望态度】 今年以来,保险公司大力推分红险,但市场整体接受度不高。上海一家保险经纪公司保险经纪人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记者调研了解到,在寿险行业产品转型的当下,保险公司通过打造“网红”产品等方式,力推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但消费者对分红险等产品的认知度、认可度还不高,分红险市场销售整体偏“冷”,今年一季度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出现同比下滑。业内人士认为,分红险挑起保险营销“大梁”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消费者认知不足、营销员专业性待提升、产品同质化等。消费者在配置分红险时,应从自身需求、险企实力等方面加以考虑。
    放大
    分享到:
  • 07:13
    【海外补货订单来了 跨境电商淡定以对】 5月13日,跨境电商板块表现活跃。记者采访多家跨境外贸商家了解到,来自美国的沟通询盘积极,不少商家收到了补货订单。受访商家反馈,仍会进行多重准备,从供应链、海外仓、新兴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全球化布局。
    放大
    分享到:
  • 07:10
    【全球化布局,数智化转型,多元化发展,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剧透”全年发展动向】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举行业绩说明会,分析行业变化、解读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剧透”全年发展动向。不少上市公司表示,2025年将坚持全球化布局、数智化转型、多元化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成为上市公司在阐述未来发展机遇时频频提到的热词。
    放大
    分享到:
  • 07:09
    【从 “求快” 到 “深耕” 基金代销行业迎来重构时刻】 基金代销行业正在面临一场历史性的秩序重构。近日,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建立基金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并将合理调降公募基金的认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业内人士认为,《方案》直击行业痛点,有望改变过往基金代销行业“规模至上”的思维,推动行业从“求快”阶段进入“深耕”阶段,加速实现“买方转型”。
    放大
    分享到:
  • 07:06
    市场消息: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起诉麦格理证券存在反复且系统性的误导性行为。
    放大
    分享到:
  • 07:05
    【从A到H:政策协同下港股IPO生态重构】 在A股IPO审核趋严与市场流动性承压的背景下,2025年港股市场正成为中资企业跨境融资的主战场。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3日,今年以来港股股权融资规模达1463.42亿港元,同比大增321.96%。其中,IPO融资额为234.72亿港元,同比增长198.33%。记者调研发现,在境内外政策协同支持下,具备跨境一体化运营能力的头部中资券商正加速深化港股IPO战略布局。依托两地市场资源禀赋与全业务链协同优势,这些机构充分发挥跨境服务专长,深度参与港股发行生态重塑,为企业提供专业化境外融资解决方案,助力中资企业把握全球资本市场机遇,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放大
    分享到:
  • 07:03
    【断层式领先VS盈利承压: 民营银行冰火两重天生存实录】 民营银行领域正展现“冰火两重天”的生存图景:头部机构凭借生态优势主动下调存款利率后仍保持竞争力,中小机构则不得不利用相对较高的存款利率应对揽储压力。存款利率分化反映出行业马太效应凸显,2024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在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维度实现断层式领先,而部分区域型银行则面临较大盈利压力。当前,民营银行在负债端与资产端均受到制约:在负债端,随着利率下行,“高息+线上”吸储模式遭遇挑战;在资产端,主要依赖消费信贷和小微企业贷款,抗风险能力较弱。业内人士认为,民营银行需要通过深耕垂直领域、强化科技赋能、提高中间业务比重、拓展获客渠道等方式,在利率下行周期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放大
    分享到: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