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互动 满意度调查 意见反馈

快讯 全球最hot资讯滚动播报

  • 2025-03-04
  • 16:28
    【4日中证1000指数期货上涨0.91%,最新主力合约持仓变化如下】根据交易所数据,截至3月04日收盘主力合约中证1000指数期货2503,涨跌+0.91%,成交量17.96万手,持仓数据显示前20席位呈现净空,差额头寸为10552手。中证1000指数期货期货全合约总计成交24.93万手,比上一日减少1.97万手。全合约前20席位多头持仓24.03万手,比上一日增加1089手。全合约前20席位空头持仓26.95万手,比上一日增加800手。 (新浪期货)
    放大
    分享到:
  • 16:28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3月4日16:30收盘报7.2788,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43点。
    放大
    分享到:
  • 16:28
    【圣阳股份今日涨4.23% 二机构专用席位净卖出1.23亿元】圣阳股份今日涨4.23%,成交额19.17亿元,换手率31.37%,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二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6298.48万元,二机构专用席位净卖出1.23亿元。
    放大
    分享到:
  • 16:27
    【国家管网集团与华润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3月3日,国家管网集团与华润集团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平开放等方面加强合作。
    放大
    分享到:
  • 16:27
    【河北唐山市古冶区发生3.0级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4日16时16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区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1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9.77度,东经118.45度。
    放大
    分享到:
  • 16:27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建议制订《低空空域管理法》】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建议,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低空空域管理方面的问题逐渐凸显,现有的法规制度已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在此背景下,制订《低空空域管理法》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他表示,“制订《低空空域管理法》应将保障低空飞行安全作为核心,立法重点一是要明确低空空域安全红线;二是总结试点省份成功经验,完善配套制度规范;三是要构建低空空域管理体系,完善低空空域新基建;四是要建立健全低空行业标准体系。”
    放大
    分享到:
  • 16:26
    【雷军:AI换脸、拟声成网络“重灾区” 应尽快立法整治】全国人大代表雷军接受专访时表示,AI换脸、AI拟声技术在网上已成为主要的受害者,呼吁尽快立法重点整治。同时,他还解读了今年带到全国两会的五个建议,包括加快推进自动驾驶量产、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新能源汽车号牌设计。
    放大
    分享到:
  • 16:25
    【4日燃料油下跌4.88%,最新主力合约持仓变化如下】根据交易所数据,截至3月04日收盘主力合约燃料油2505,涨跌-4.88%,成交量86.76万手,持仓数据显示前20席位呈现净空,差额头寸为1002手。燃料油期货全合约总计成交117.13万手,比上一日新增47.54万手。全合约前20席位多头持仓31.79万手,比上一日增加2.70万手。全合约前20席位空头持仓30.83万手,比上一日增加4.10万手。 (新浪期货)
    放大
    分享到:
  • 16:25
    【最高奖励2000万元,郑州航空港区拟出台办法支持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空航天卫星产业工作指挥部日前发布公告,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关于支持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到,鼓励低空经济企业落户,招引集聚一批无人机整机研发龙头企业,按实缴注册资本规模的5%给予不超过2000万元的奖励。加快培育低空经济产业骨干企业,支持企业适航取证,对生产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行汽车的企业奖励1000万元;对生产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企业奖励500万。首次获得国家认定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可以获得300万元和200万元的奖励。单个企业每年奖励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开设低空货运航线,对经审批新开设低空无人机货运航线并常态化运营的低空经济企业给予奖励,轻小型无人机按照30元/架次、每家企业每年度不超过300万元;中大型无人机按照90元/架次、每家企业每年度不超过500万元。
    放大
    分享到:
  • 16:25
    【全国政协委员马建堂:我国经济发展拥有充足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工具】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4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上表示:“我坚信中国经济一定能够在去年企稳回升向好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取得新进展。对此,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和深厚的底气。”在马建堂看来,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深厚底气,一方面源自于我国经济发展拥有充足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工具。马建堂具体阐释说,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并提出“确保财政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适度增发国债和地方专项债等。
    放大
    分享到: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