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4
【倪虹:2019年实施城市更新以来已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8万个】 3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从2019年中央部署实施城市更新以来,已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8万个,惠及1.2亿居民,加装电梯超过13万部。
15:24
【人社部部长: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吸纳和稳定就业】3月9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在谈到推动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时说,这就是要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我们将落实好中央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加强重大规划、重大项目就业影响评估,强化宏观政策的就业导向。打好政策“组合拳”,持续推动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发力,在扩大内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稳外资稳外贸中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找准科技创新与就业稳定的平衡点,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吸纳和稳定就业,统筹好新技术应用和岗位转换,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15:23
【王晓萍:依法查处就业歧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着力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持续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的专项行动,依法查处就业歧视、“黑职介”,招聘欺诈等违法行为,保障劳动者就业权益。
15:20
【王晓萍从破解有活没人干解决有人没活干 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有效提高人岗匹配效率。针对市场需求和劳动者的意愿,组织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从破解“有活没人干”入手,解决“有人没活干”的问题。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大数据+铁脚板、群众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5分钟就业服务圈,大力发展零工市场,接续开展民营企业服务月等系列专项活动,促进人力资源高效匹配。
15:19
【韩国总统尹锡悦弹劾案或于3月14日前后宣判】据报道,由于尹锡悦弹劾案存在诸多变数,宣判尚需时日。推测认为,韩国宪法法院最早可能于3月14日前后,就尹锡悦弹劾案作出宣判。
15:19
【王晓萍:全面落实稳岗返还就业补贴增量政策,及时储备和出台就业增量政策】3月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今年将组织实施就业支持计划。围绕先进制造业、消费新热点、民生新需求、重大工程项目等领域行业,面向城乡基层、中小微企业等,加大就业岗位释放力度,分领域分类别制定专门方案。全面落实稳岗返还就业补贴增量政策,及时储备和出台就业增量政策。
15:18
【王晓萍: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出台新一轮支持政策稳定招聘规模】3月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今年将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出台新一轮支持政策,稳定招聘规模,扩大“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人员数量,实施百万就业见习计划,全面推广求职训练营等。
15:18
【王晓萍:今年将进一步提高稳岗专项贷款额度】3月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将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各类资金资源的统筹支持力度,全力稳定就业总量,推动广大劳动者实现就业增收,组织实施就业支持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加力出台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等挖潜岗位扩容,去年稳岗专项贷款余额3000多亿元,今年将进一步提高贷款额度。
15:13
【王晓萍:今年稳定和扩大就业任务繁重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并呈现向好态势】3月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就业是民生的头等大事,对今年的就业形势可以用两句话概括:一是稳定和扩大就业任务繁重,今年应届毕业生以及高校毕业生是1222万人,脱贫人口务工规模需要保持在3000万以上,还有大量的农村转移劳动力需要实现稳定就业,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时,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延续,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可能都会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二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并呈现向好态势。随着我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的应用,多样化、差异化的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各类金融主体和创新创业福利有效激发,这些都为稳定和扩大就业建立了坚实基础。
15:13
【陆治原:四方面有序推进民生保障向普惠性发展 探索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民政部部长陆治原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传统意义上的民政工作主要面向特殊困难群体,属于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顺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变化,逐步扩大相关民生保障政策的覆盖面,有序推进民政民生保障由兜底性、基础性向普惠性发展。一是保障对象从特定群体向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转变,普惠性主要强调的是保障群体的普遍性,如推动儿童福利保障向所有需要帮助的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延伸;二是服务内容从物质保障为主向物质救助、社会服务和精神关爱兼顾转变,下一步将在以资金和物质救助为主的兜底保障的基础上,探索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开展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发展重度残疾人托养照顾服务等;三是要素保障主要依靠政府向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发挥市场、社会等多方力量的作用转变,积极引导公益慈善等社会力量参与,如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增加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的养老服务政策;四是手段方式从传统服务方式向数智化、标准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