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碳纤维产业链将开启新一轮成长周期】中信证券研报表示,碳纤维产业链整体在经历了前期的低速发展后,产业链上游自2024Q3开始相关业务的业绩与订单呈现显著好转,而近期相关公司的大合同又陆续签订,反映出对未来下游重点机型快速上量的积极预期。我们预计自2025年开始整个产业链将伴随着下游航空领域重点机型的快速放量而开启新一轮的成长周期,产业链相关公司的业绩表现也将步入上升通道。
08:14
【杭氧股份:公司在四年前便前瞻性地布局氢产业研究】 杭氧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四年前便前瞻性地布局氢产业研究,在氢产业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特别是在氢液化、液氢储运,如液氢罐、氢泵、氢压缩机、氢阀门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08:14
【中信证券:大模型企业进入新一轮加速迭代期,预计将在2025年突破爆发临界点】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当前,我们已处在模型能力全面爆发的前夜。大模型企业进入新一轮加速迭代期。强化学习趋势已经明朗,预计将在2025年突破爆发临界点。o3之于强化学习,很可能类似于GPT-3之于机器学习。我们将迎来机器学习的ChatGPT时刻。未来,机器学习+强化学习,大模型能力将达到下一个高度。在应用端,有更多值得想象的机遇,SaaS+AI、AI Phone、AI眼镜、智能驾驶、机器人等。中国AI企业奋起,在有限资源中快速迭代。努力把握人工智能机遇的公司,有望在竞争中持续受益。
08:13
【国金证券:消费金融ABS债项评级较高,存在一定收益率优势】国金证券表示,消费金融ABS自2022年开始保持增长趋势,截止2024年12月10日,今年全市场一共发行消费金融ABS 292支,规模2157亿元。较去年全年增长82%。存量债券中,不考虑次级债券,AAAsf级别债券占比达54%,AA+sf级别达37%,AA+sf及以上级别债券数量占优先/次优先级债券总数的91%。整体债项信用级别较高。今年全市场债券收益率普遍下行,可以适当向ABS流动性要收益。底层资产的多样性和交易结构的复杂性也会产生一定的结构溢价。消费金融ABS久期普遍较短,存量加权剩余期限在1年以内的债券数量占比为55%,加权平均剩余期限中位数为0.92年。对于短久期配置有较高性价比。
08:13
【兆龙互连:公司高速铜缆及组件研发进展顺利】 兆龙互连(300913)在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高速铜缆及组件研发进展顺利,不断深化包括400G、800G及更高速率等产品的开发和优化,针对新一代的224G产品进行开发以及进一步可靠性验证。另外,公司国内高速产品主要客户是头部互联网企业,包括阿里、百度、快手、浪潮等。
08:12
【中信证券:地方国资成立低空经济公司 基建有望加快】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近期中办、国办发布文件推动空管体制&空域管理改革有助于优化空域资源配置、扩大空域资源供给;汽车厂商纷纷布局飞行汽车有助于加快飞行器产业链发展;地方国资成立低空公司,有助于加快低空基建落地。我们认为2025年低空经济将迎来重大改变,应积极关注政策对低空经济的支持力度及资金、项目落地情况以及亿航智能运营证OC的发放情况。从区域上我们建议积极关注低空经济发展靠前的广深、江苏、合肥等地区,从产业链上我们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eVTOL制造商;2)基础设施及运营商;3)产业链关键零部件厂商。
08:11
【中信证券:持续推荐稀土永磁板块战略配置价值】中信证券研报表示,AI大模型赋能叠加政策助推下,机器人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具有较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是机器人伺服电机的理想材料,有望充分受益。智能驾驶驱动下新能源汽车领域磁材需求有望保持高速增长,随着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领域动能不断涌现,新兴领域有望成为高性能钕铁硼需求远期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持续推荐稀土永磁板块战略配置价值。
08:10
日本政府官员对12月工厂产量预测:生产机械有望锚定增长。
08:10
【市场分析:东京CPI仍然显示通胀形势与日本央行2%的目标相符】 东京12月CPI通胀核心指标低于普遍预期,但与日本央行的评估一致,即2%的通胀目标有把握实现。核心通胀(不包括生鲜食品)反映了政府取消能源补贴后公用事业价格的上涨。日本央行重点关注的服务价格通胀有所上升,因为企业在10月下半财年开始后转嫁增加的工资成本,而且能源和非生鲜食品进口价格有所上涨。日本核心通胀率(不包括生鲜食品)同比从11月的2.2%上升至2.4%。这低于普遍预估的2.5%。剔除生鲜食品和能源后,同比涨幅从1.9%小幅下降至1.8%。这也低于普遍预估(1.9%)。整体通胀率从2.5%上升至3.0%,普遍预期是2.9%。
08:08
【中信证券:有望驱动AI眼镜板块从主题投资转向基本面投资】中信证券研报表示,自2024年上半年以来持续推荐AI眼镜带来的投资机遇。从节奏上看,我们基于重要厂商AI眼镜的发布节奏估算2024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约300万副,2025年或在1000万副左右。因此,我们认为目前AI眼镜板块仍处于主题投资阶段,若后续重要厂商的重点产品出现爆款,则有望驱动主题投资转向基本面投资。基于这一逻辑,我们梳理了2024年AI眼镜两轮主要行情的催化剂,同时对后续可能形成催化的重要事件进行整理。聚焦AI眼镜的投资方向上看,我们建议投资人重点关注主控芯片(有价值量弹性)、代工(受益起量)以及重要客户的零部件供应链(受益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