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9
【出行量预计增长6.2% 成都交通运输行业已进入“春运状态”】1月14日,2025年春运大幕正式拉开。据分析预测,春运期间,成都对外交通出行量(民航、铁路、道路客运)预计同比增长6.2%,市内交通(地铁、公交、出租等)预计同比增长2.8%。
15:28
【上海机场:12月份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20.30%】上海机场公告,2024年12月浦东国际机场飞机起降量为4.38万架次,同比增长6.96%;旅客吞吐量为641.35万人次,同比增长20.30%;货邮吞吐量为33.31万吨,同比增长6.08%。其中,境内航线飞机起降量为2.44万架次,同比下降3.34%;旅客吞吐量为346.39万人次,同比增长5.07%;货邮吞吐量为3.17万吨,同比增长9.69%。境外航线飞机起降量为1.92万架次,同比增长23.72%;旅客吞吐量为294.96万人次,同比增长44.97%;货邮吞吐量为30.14万吨,同比增长5.72%。虹桥国际机场飞机起降量为2.36万架次,同比增长4.18%;旅客吞吐量为394.4万人次,同比增长6.74%;货邮吞吐量为3.89万吨,同比增长8.56%。
15:28
【中国核建:2024年12月新签合同1623.65亿元】中国核建公告,截至2024年12月,公司累计实现新签合同1623.65亿元,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31.1亿元。
15:27
【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贾宁:跨境双向投资有望保持平稳有序】1月1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贾宁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巩固提升外汇市场韧性,跨境双向投资有望保持平稳有序。我国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有利于外资来华展业兴业,金融市场开放,也有利于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我国外汇市场深度不断拓展,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逐步完善,企业汇率避险意识和能力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增多,也有助于市场交易更理性有序。
15:27
【首都机场2025年春运预计运送旅客795万人次】今年春运期间,首都机场预计运送旅客795万人次,日均19.9万人次;保障航班4.8万架次,日均1202架次。预测今年春运保障航班架次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4%,客流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6.8%。数据预测,春运首日(1月14日)客流量约19.9万人次,客流高峰预计出现在春节假期前后,客流量均在22万人次左右。
15:26
【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贾宁:预计2024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与GDP比值为2%左右】1月1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贾宁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2024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与GDP比值为2%左右,同时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呈现逆差,主要是境内主体对外投资增多,2024年前三季度规模同比增长1.4倍。
15:26
【国家外汇局贾宁:国际收支有基础、有条件保持基本平衡】1月1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贾宁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外贸外资韧性强,外汇市场稳定性高,国际收支有基础、有条件保持基本平衡。下一步将加强外汇市场管理,适时采取宏观审慎和逆周期调节措施,坚决对外汇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15:25
【南宁产投集团成立国瑞新发展基金 出资额30亿】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南宁国瑞新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南宁产投合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出资额3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为创业投资,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由南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产投合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持股。
15:25
【央行邹澜:将不断提升两项支持资本市场工具的使用便利性】1月14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资本市场既是信心的风向标,也是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央行推出的支持资本市场两项工具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上市公司、行业机构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决策购买股票的时机和规模,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选择功能。在股票市值被明显低估时,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和证券机构从自身利益出发,将会有足够意愿运用工具提供的低成本增量资金去回购或增持股票。人民银行将根据前期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工具的设计和制度安排,不断提升工具使用的便利性,相关企业和机构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增加投资。
15:25
【央行:在复杂形势下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1月14日下午3时,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介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宣昌能表示,汇率上,在复杂形势下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作用,发挥好汇率对宏观经济国际收支的调节功能。同时综合施策、稳定预期,采取公开宣示央行立场,用好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等一系列有力措施,防范汇率的超调风险。利率方面,明示了主要政策利率,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同时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治理资金空转,大力整改手工补息,优化对同业活期存款利率自律管理,节省了银行的利息支出,为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平衡银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