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互动 满意度调查 意见反馈

快讯 全球最hot资讯滚动播报

  • 2025-01-06
  • 05:22
    【开年债市持续冲高 机构预计后市空间有限】2025年首周,债市延续涨势,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探到1.6%以下,最终在上周五(1月3日)维持在1.6%水平,而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到了1.85%以下。机构人士分析,经济基本面的实质性修复节奏仍待观察,叠加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配合发力,降准降息均仍可期,债牛逻辑预计难以完全逆转,债市利率中枢预计呈现波动向下。但从短期来看,债市面临的扰动因素不少,当前市场已提前大幅定价降息降准预期;同时,基本面、资金面、政府债供给、机构配置力量及债市增量资金等方面亦可能出现边际变化,震荡市的特征将更为明显,波动调整幅度或也将有所加大。
    放大
    分享到:
  • 05:19
    【2024年存量ETF超千只 总规模攀至3.7万亿元】以基金成立日口径计算,2024年ETF新发总规模达1217.31亿元。其中,规模最大的ETF为东财中证1~3年国债ETF,募集金额高达60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ETF,规模为48.12亿元。全年新成立的ETF平均规模为7.2亿元,即使是规模最小的ETF,也成功募集了2.02亿元。业内专家指出,多个重点ETF的成功募集,反映出投资者对指数化投资需求的持续增长。以中证A500ETF和中证A50ETF系列产品为例,相关产品的陆续发行,不仅丰富了市场选择,也进一步巩固了ETF在市场中的地位。同时,红利主题ETF和特色跨境ETF的推出,满足了投资者多元化配置的需求,推动了ETF市场的繁荣发展。
    放大
    分享到:
  • 05:17
    【去年12月以来公募调研超500家公司 关注两大行业】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去年12月以来,公募密集调研A股上市公司,共有515家上市公司获得156家公募调研。博时基金积极性最高,12月以来对105家上市公司进行调研,嘉实基金、富国基金、华夏基金紧随其后,调研上市公司家数分别为83家、82家、79家。电子和机械设备行业受公募重点关注,调研上市公司数量均在70家以上,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力设备、汽车行业紧随其后,分别有46家、40家、33家、33家。
    放大
    分享到:
  • 05:16
    北欧银行信贷和利率策略师Lars Mouland:美国货币政策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即降息取决于通胀下降或就业市场走弱。利率最终可能高于市场预期。
    放大
    分享到:
  • 05:10
    【45家公司发布年度业绩预告 7家公司预测净利润同比翻番】数据显示,截至1月5日,共有45家A股公司发布了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其中,有7家公司预计报告期内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将超过100%。多家公司表示,在2024年,面临复杂经营局面的同时,公司采取了多种经营措施。例如,进一步深化产业链垂直整合,积极布局新产品、新技术和新领域,以及控制成本等,最终在2024年取得了不错的经营业绩。
    放大
    分享到:
  • 05:09
    【捷克布拉格国际机场因恶劣天气暂停运行】当地时间1月5日,捷克布拉格国际机场发言人德妮莎·海特曼科娃表示,由于恶劣天气条件,机场于当天17时暂停运行。据当地媒体报道,冻雨在跑道上结冰造成路面湿滑,是导致机场关闭的主要原因。捷克水文气象研究所已发布冻雨和结冰警告,该国部分地区可能出现严重冰冻天气,预计将持续至6日早上。
    放大
    分享到:
  • 05:09
    韩国12月外汇储备 4156亿美元,前值4153.9亿美元。
    放大
    分享到:
  • 04:32
    【债券ETF大扩容 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齐发】债券ETF迎来首次大规模扩容。1月3日,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集中发布公告,均将在1月7日启动发行。去年以来,债券ETF步入快速发展期,最新规模已逼近1800亿元,创出历史新高。
    放大
    分享到:
  • 04:32
    【增设销售机构 免收申购费 基金争抢养老金市场】为了能够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很多人在年底会向个人养老金账户“充值”。为了吸引个人养老金账户里的资金,基金公司近期加大了养老金基金的推广力度。近期,多家基金公司宣布增设销售渠道,并对申购费率进行优惠。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的不断丰富,接下来需要完善投资者服务体系,在养老金投资中引入投顾服务。
    放大
    分享到:
  • 04:30
    【超六成私募看多2025年市场 科技与内需板块受青睐】站在2025年的起点,管理规模超5万亿元的证券类私募看多也做多。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超六成私募对2025年A股市场表现持乐观态度,近三成私募持中性态度,持谨慎态度的私募占比不足一成。与此同时,多家头部私募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5年经济基本面将持续好转,A股和港股的向上空间要大于向下的风险,当前是布局结构性机会的好时机。据第三方平台监测,截至2024年底,股票主观多头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为76%,仓位在五成及以上的私募基金占比超九成。从投资机会来看,头部私募对于受益于经济复苏的内需板块、具备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企业,以及估值再次回到合理区间的红利资产较为青睐。
    放大
    分享到: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