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2
【Siri升级推迟,苹果高管坦言AI功能搁浅“令人尴尬”】 当地时间3月14日,苹果公司负责智能助手Siri的高管对员工表示,关键功能的发布延迟既难看又令人尴尬,在技术准备就绪之前就公开宣传的决定使情况变得更糟。苹果高级主管罗比·沃克(Robby Walker)在Siri部门全体员工会议上措辞严厉,称该团队面临一段糟糕的时期。沃克还表示,尚不清楚何时才能真正推出这些增强功能。
07:21
【国防ETF吸金14亿美元,投资者关注特朗普向北约施加压力】 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再要求北约(NATO)扩大军费开支,投资者资金流入那些侧重于防务与军工公司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彭博汇编数据显示,在美上市Select Stoxx Europe Aerospace & Defense ETF(EUAD.US)已经在2025年获得2.8亿美元资金流入,持仓包括法国电力公司Thales SA和德国坦克与弹药生产商德国莱茵金属;然而,2024年10月上市之后,至年底那段时间几乎“颗粒无收”。
07:20
【黄河内蒙古河段预计3月19日前后全线开通】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3月11日以来,黄河封冻河段开河速度明显加快,日均开河超过60千米。综合考虑近期气温偏高、河道流量等因素,预计内蒙古河段3月19日前后全线开通,较常年偏早6天左右。而随着开河速度加快,槽蓄水量短时间内可能集中下泄、形成较大凌汛洪水过程,加之内蒙古河段河势多变,容易出现卡冰结坝,造成险情。
07:09
【加拿大发布G7外长会联合声明和关于海上安全与繁荣的宣言,我使馆: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加方提出严正交涉!3月14日,加拿大外交部发布七国集团外长会联合声明和关于海上安全与繁荣的宣言,再次老调重弹,无视客观事实和中方严正立场,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恶意污蔑抹黑中国,字里行间充斥着傲慢、偏见和遏华反华的险恶用心,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加方提出严正交涉。
07:04
【我国最大“火电+熔盐”储能项目主体完工】 记者今天(15日)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随着安徽宿州电厂“火电+熔盐”储能项目主厂房最后一根钢梁吊装完成,这个国内最大规模的“火电+熔盐”储能项目主体建设完工,也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07:01
【美国“龙”飞船载新一期宇航员前往空间站】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14日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发射升空,搭载4名来自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的新一期宇航员飞往国际空间站。待两期宇航员完成交接工作后,“龙”飞船将接回包括因波音“星际客机”飞船技术故障滞留太空的2名美国宇航员在内的4名宇航员。
06:59
市场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启动“Crew - 10”宇航员任务,这将使被困的宇航员布奇·威尔莫尔(Butch Wilmore)和苏尼·威廉姆斯(Suni Williams)能够返回地球。
06:57
【经济日报:破解智能机器人产业瓶颈】尽管成绩显著,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仍面临多重瓶颈,存在技术短板等问题,考验着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技术层面,高端环节的“卡脖子”问题尚未根治。运动控制算法、精密减速器、高精度传感器等核心技术仍落后于ABB等国际巨头。以人形机器人为例,单台成本高达数十万元,核心部件依赖进口的比例仍超过40%,严重制约规模化应用。此外,行业标准体系滞后,数据隐私、安全评测等规范尚未统一,导致不同品牌设备难以互联互通,生态碎片化问题突出。在市场层面,同质化竞争加剧行业“内卷”,国产厂商扎堆中低端市场,价格战导致“增量不增收”现象较为普遍。2024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2.83%,但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至8.5%,部分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不足5%,长此以往,容易陷入“低端锁定”困境。针对此,未来需聚焦关键,稳妥施策。
06:51
【应用场景不断扩充 国产碳化硅大规模“上车”可期】随着碳化硅产业逐步迈入8英寸时代,企业竞争也将愈发白热化。多位专家在日前举行的2025功率半导体制造及供应链高峰论坛上表示,对于已经进入汽车等高端市场的产业链玩家而言,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稳定的供应能力才是长期立足发展之本。受益于成本下降,国产碳化硅加速“上车”,一方面促进其在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应用。但另一方面,价格的下降也让这个行业的竞争加剧。碳化硅是目前半导体行业中最景气的赛道之一。市场研究机构Yole数据显示,碳化硅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27.46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98.7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4%。 (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