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互动 满意度调查 意见反馈

快讯 全球最hot资讯滚动播报

  • 2025-02-27
  • 07:23
    【杠杆资金持续入场 A股两融余额突破1.9万亿元】 随着近期市场整体回暖,两融余额规模持续上升。2月25日,A股市场两融余额已站上1.9万亿元关口,且已连续5个交易日增加。其中,作为市场多方主力之一的融资余额规模创下近2个月新高,达到18931.61亿元。在两融余额连升期间,超七成行业融资余额出现增长。
    放大
    分享到:
  • 07:22
    【美国商务部长说4月2日起加征基线对等关税】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接受采访时表示,将自4月2日起对加征基线对等关税。当天早些时候总统特朗普称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25%关税将于4月2日生效。一位白宫官员周三晚些时候表示,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的最后期限仍然是3月4日,特朗普也尚未决定是否允许再次延期。
    放大
    分享到:
  • 07:21
    【股票新上市 科技类企业的数量占比较多】 今年以来,在A股、港股上市的新股当中,科技类企业的数量占比较多,反映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在过去半个月,A股又有6家公司获证监会同意注册,即将登陆资本市场。万得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今年A股共13家新股上市,其中科创板和创业板各有4家,北交所2家,合计占比近77%。部分新股上市首日表现良好,投资者近期参与打新的积极性也明显提升。
    放大
    分享到:
  • 07:20
    【学者建言扩内需之策:财政支出不松劲,深化改革增动能】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放在了今年经济工作各项任务的首位,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近期举行的多个经济学界研讨会议上,“如何提振内需”成为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长短结合、双管齐下仍是当前扩大内需的重要思路——短期来看,以财政政策为主的逆周期调节政策不能松劲,加大支出力度同时还应调整结构,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领域;长期来看,持续推进户籍制度、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将为今后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红利。
    放大
    分享到:
  • 07:18
    【险资年内举牌6家上市公司 4家为银行】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人寿”)近日发布关于委托投资举牌农业银行H股股票的公告,这也是平安人寿今年以来公告举牌的第三家银行。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2月26日,已有6家上市公司被险资举牌,其中4家被举牌公司为银行。受访专家表示,险企青睐银行股,主要与红利资产配置需求提升、平滑报表利润波动、政策面引导鼓励等因素相关。
    放大
    分享到:
  • 07:16
    人工智能云公司CoreWeave拟于一周内提交40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预计估值将超过350亿美元。
    放大
    分享到:
  • 07:14
    【证券时报评论:“雪王”创纪录打新,天时地利人和背后应有冷思考】 2月21日起,“雪王”蜜雪冰城开启公开招股之路,不断刷新着港股新股认购的上限。2月26日招股结束时,这一数字创纪录地达到1.83万亿港元。在市场一片狂热的背后,投资者也需冷静思考,避免风险。一方面,虽然蜜雪冰城质地出色,但新茶饮市场竞争激烈,未来能否持续保持高增长存在不确定性。这也是此前上市的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纷纷首日破发的重要原因,其中奈雪的茶股价更是已跌去九成。另一方面,超高杠杆打新虽然能提高中签几率、放大收益,但也伴随着巨大风险,一旦新股上市后股价表现不如预期,投资者可能面临较大亏损。
    放大
    分享到:
  • 07:13
    【多家民营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3字头”产品难觅】 近日,锡商银行、新安银行等多家民营银行相继发布公告,宣布下调其存款利率。目前,市场上已难觅“3字头”利率的中长期存款产品。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民营银行本轮下调存款利率主要考量是应对资产端利率下行趋势,压降存款付息成本,逐步调整资产负债配比模式。下一阶段,包括民营银行在内的中小银行将积极提升存款利率定价的精细化程度,实施更灵活更专业的资产负债配置策略。
    放大
    分享到:
  • 07:11
    【政策市场双轮驱动 机器人赛道持续火热】 近期,从国家到地方接连发布机器人产业支持政策,以推动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生态构建。A股市场机器人板块持续受到资金追捧,表现活跃。今年以来,机器人板块市场热度显著上升,春节后机器人概念股普遍大涨,平均涨幅达到27.12%,新时达、中大力德、固高科技等10只个股累计涨幅超50%。年初以来,机器人概念股获得机构高度关注,13只个股获10家以上机构调研。汇川技术、丰立智能、奥比中光-UW机构调研家数居前,分别为485家、237家、147家。
    放大
    分享到:
  • 07:09
    【海河流域地下水超采量较十年前减少八成以上】从水利部了解到,海河流域近日完成新一轮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工作,监测数据显示,流域地下水超采量较十年前减少八成以上。根据2024年最新地下水超采区评价结果,海河流域地下水超采量比2015年减少83.5%。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较2018年分别回升3.19米和8.46米。
    放大
    分享到: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