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0
【稳健资产受青睐 银行与黄金主题ETF价格创新高】近期,诸多因素引发避险情绪高涨,全球资本市场表现震荡,稳健型资产受到资金青睐,黄金和银行两大主题ETF二级市场价格屡创历史新高。4月18日,银行板块再度走强,四大行股价盘中均再创历史新高。近10只银行主题ETF二级市场收盘价格均同步创下历史新高。2025年以来,黄金现货价格持续上涨,黄金主题ETF都有27%以上涨幅,收盘价屡屡创历史新高。
03:29
【美军空袭也门多地 萨那多次传出爆炸声】当地时间20日晚间,也门首都萨那多次传出巨大爆炸声和战斗机飞行的声音,疑似再遭美军空袭。当晚,美军空袭了也门荷台达省和马里卜省等多地。美军对此暂无回应。
03:28
【银行机构优结构调资源 科技金融向“新”出发】2024年是金融业做好“五篇大文章”的首个完整年度。2024年年报显示,发力科技金融正在成为上市银行共识,各家银行正逐步从组织架构、资源调配、考核机制、构建生态圈等多方面入手,助力科技型企业更好发展。业内人士认为,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明显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服务模式更加精准。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周期长、风险高、轻资产化特征明显,单一信贷难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正在成为金融机构布局的重点。
03:24
【郭文奇率中共代表团访问安提瓜和巴布达】应安提瓜和巴布达工党邀请,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郭文奇率中共代表团于4月17日至20日访安,会见代总理、总检察长本杰明,同工党主席、外长格林会谈,会见联合进步党领袖普林格尔,深入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并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安方表示,珍视两党两国关系,作为中方可信赖的真朋友,将在国际事务中继续与中方加强合作。
03:07
【内外资机构看好A股韧性 资金共识有望逐步形成】上周,A股市场呈现缩量盘整走势,大消费主线持续走强,科技与金融板块盘中也有所表现。展望后市,内资机构认为,近期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大举增持,释放出明确的政策信号,形成市场预期的稳定锚,下行风险可控,上涨有空间。与此同时,在不少外资机构看来,虽然市场波动仍存,但中国股市长期将保持韧性,维持对中国资产的超配评级。他们认为,这得益于政策对市场的充分支持,以及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看法的转变。
03:06
【多地推进土储专项债发行 执行效果仍需政策优化与配套保障】截至4月初,全国已公告拟通过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的金额超1800亿元,北京、广东、湖南等地率先启动发行。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土地专项债不仅有助于消化闲置地块、改善土地市场结构,也为房企盘活资产、城投化解高息债务提供了资金支持。尽管政策端持续优化,专项债执行效果仍需在收益机制、区域协调与风险防控等方面加强配套,以实现“稳市场、稳地价、稳预期”的政策目标。
03:05
【北交所可转债市场开启 更倾向于发行定向可转债 更具市场化特色】4月以来,北交所上市公司优机股份和万通液压先后发布可转债融资预案。市场人士表示,这意味着更具市场化特色的北交所可转债市场开始启动。北交所可转债相关制度遵循了现有法律制度框架,同时借鉴了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成熟经验。从形式上看,北交所发行可转债更倾向于定向可转债模式,更加鼓励采用市场化方式进行定价和选择参与对象。
03:03
【年报显示上市银行投资收益大增 去年“买债”获利颇丰 今年“躺赢”或难再现】2024年,在债券市场全年持续走牛的大背景下,银行投资收益显著增长,成为缓解营收压力、稳定利润表现的重要支撑。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上市银行年报发现,超过九成银行的投资收益同比正增长,其中不少中小银行实现倍增。不过,进入2025年后,随着债券市场波动加剧,部分银行已提前兑现浮盈对冲一季度账面压力,“买债即赚”的黄金窗口或难再现,未来对交易能力和投资策略的依赖度将显著提升。
03:00
【一批A股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大逆转】近期,一批A股上市公司实现业绩反转,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截至4月20日晚6时,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0%以上,且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增或扭亏,或已披露一季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0%的A股公司共有51家。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受访的某业内人士认为,业绩反转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以及行业供需格局的积极变化,也是企业主动求变的成果。
02:59
【年报季调研忙 机构探寻A股公司新增长点】机构投资者趁着年报披露窗口期打开,纷纷走进上市公司展开调研,电子、机械设备、医药生物三大行业成为机构调研的“热土”。其中,不少公司同时开放线上线下的调研模式,在同一时间吸引上百家机构的目光。受益于市场需求拉动,芯片、商业航空、智能穿戴等细分赛道有望加快产品及项目交付。面对美国“对等关税”挑战,汽车、光伏、电子等多个行业公司纷纷亮出海外成绩单,表现出坚定的出海决心。同时,一批外资机构热衷于调研机器人、AI产业链公司,密切关注产业替代、政策机遇等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