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互动 满意度调查 意见反馈

快讯 全球最hot资讯滚动播报

  • 2025-06-06
  • 07:23
    【银行科创债发行突破2000亿元】 5月7日,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扬帆起航,至今即将“满月”。在此期间,科技创新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发行规模持续提升。Wind数据显示,5月7日至6月5日,全市场已发行202只科创债,发行规模超过3883亿元。6月6日至6月10日,还有6只科创债即将启动发行。金融机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等新发行主体积极发行科创债。从目前已发行的情况来看,银行机构担当发行主力,5月7日至6月5日,16家银行共计发行20只科创债,发行规模已达2010亿元,占总发行规模的一半以上;证券公司、股权投资机构等非银金融机构的发行规模合计为324亿元。
    放大
    分享到:
  • 07:15
    巴西政府预计将在2025年和2026年支持减税10%的法案。
    放大
    分享到:
  • 07:15
    【年内基金发行突破4200亿份 单月发行量连续3个月超百只】 今年公募基金发行市场呈现“量增质优”的双重突破。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以认购截止日统计(下同),年内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突破4200亿份,其中权益类基金(股票型+混合型)占比超46%;新成立基金数量达654只,总发行份额为4264.37亿份。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5月份单月公募基金发行延续火热态势,新成立基金数量达115只,连续第三个月突破百只关口,平均认购周期为20.97天。业内人士表示,在A股盈利增速边际改善预期与全球流动性宽松周期共振下,机构正加速布局权益类资产。
    放大
    分享到:
  • 07:14
    【前五月私募股票策略产品平均收益率7.46%】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结构性机会不断出现。在此背景下,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私募股票策略产品平均收益率达7.46%。分策略类型来看,量化股票多头表现相对突出,而主观股票多头也有不错的表现。展望后市,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市场环境的整体向好,私募股票策略产品有望进一步提升收益水平,在募资端方面也有望持续回升。
    放大
    分享到:
  • 07:11
    消息人士称,巴西政府预计将支持在2025年、2026年削减10%税收减免的法案。
    放大
    分享到:
  • 07:06
    花旗将新兴亚洲股票评级从低配上调至中性.
    放大
    分享到:
  • 07:02
    【美联储官员:不想对关税驱动的物价上涨掉以轻心】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周四表示担心关税可能重新引发通胀,称价格上涨压力可能在未来几个月显现,但其全部影响可能要更久之后才能完全显现。这番讲话表明,施密德可能倾向于维持美联储政策利率不变,不仅在即将于6月17-18日举行的会议上,而且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也是如此,以确保目前接近美联储2%目标的通胀不会失控。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6月会议上按兵不动。施密德称:“虽然从理论上讲,货币政策应该忽略一次性价格上涨,但我不愿意用美联储的声誉和信誉来押注理论的正确性。”与此同时,他表示,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关税将减缓经济增长并削弱劳动力市场,但他对经济增长势头“持乐观态度”。
    放大
    分享到:
  • 07:00
    市场消息:澳大利亚与美国签署远程精确打击导弹协议。
    放大
    分享到:
  • 06:59
    【化被动避险为主动布局,中概股回归预期升温】近期,在美国监管政策加码、地缘局势紧张背景下,中概股回归再成热点话题。香港特区政府以制度优化、互联互通升级等举措,希望巩固其作为中概股回归“首选地”的地位。在港股市场上,阿里、京东、网易等头部企业率先完成双重上市或第二上市,中小市值中概股亦将逐步跟进。日前,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透露,自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以来,已有33家中概股到香港上市,市值在所有中概股的市值中占比超过七成。不过,业界有声音认为,港股市场在容量、流动性及估值折价等方面的短板,仍有待突破。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近期港元汇率频繁触及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多次干预,折射资金汹涌流入态势。随着6月港股通扩容及流动性支持工具(LMM)推出,中概股回归或将从单纯的避险转向主动的市场化布局。
    放大
    分享到:
  • 06:55
    【人形机器人皮肤正在进化:福莱新材发布柔性传感器第二代新品,可感知“三维力”】6月5日,福莱新材“机器人触觉第二代新品发布暨产融赋能研讨会”在浙江嘉善召开。会上,福莱新材发布了柔性传感器第二代新品,该产品具备“真柔性、全曲面、三维力”三大核心技术,大幅提升了柔性传感器性能。多位与会嘉宾表达了对机器人触觉传感器前景的看好。高工咨询总经理郑利瑶表示:“触觉技术是目前机器人感知领域的高点。它也是未来人机交互、智能机器人和医疗康复的核心技术之一。”(上证报)
    放大
    分享到: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