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互动 满意度调查 意见反馈

快讯 全球最hot资讯滚动播报

  • 2025-07-07
  • 04:28
    【加沙卫生部门:过去24小时以军行动造成至少80人死亡】据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6日发布的数据,过去24小时内,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造成至少80人死亡、304人受伤。据巴勒斯坦通讯社以加沙地带医疗人员为消息源报道,以军当天袭击加沙地带北部加沙城、中部代尔拜拉赫市和南部汗尤尼斯市等地,仅在加沙城就造成39人死亡。
    放大
    分享到:
  • 04:17
    【以军称打击了黎巴嫩南部和东部的真主党目标】以色列国防军称,不久前,他们对黎巴嫩南部和东部贝卡地区的几个真主党目标发动了空袭。打击的目标是军事基地、用于储存和生产战略武器的基础设施,以及属于该组织的一个火箭发射场。以军称,真主党在该地区的存在和活动明显违反了以色列和黎巴嫩之间的协议。
    放大
    分享到:
  • 04:08
    【中国市场不乏机会,多家明星私募积极研判后市】 近日,多家明星私募发布的最新市场观点显示,其对后市态度整体都较为积极。展望未来,淡水泉认为,市场中的新兴成长机会有望从当前共识度较高的新消费和创新药板块,进一步泛化到科技和周期工业领域。淡水泉看好人工智能(AI)产业链、国产半导体设备、芯片等科技方向的投资机会,也关注基于新技术突破带来的高端制造企业的成长机会。同时,该私募还保留配置了少数具备周期成长属性的龙头公司,与新兴成长主线形成补充,一旦宏观经济出现持续反弹,这类策略向上的弹性动能也会较为明显。 和谐汇一董事长兼总经理林鹏在投资月报中表示,6月的外部环境并不太平,在以伊冲突升温、美联储政策博弈等外围因素扰动下,中国资本市场仍展现出较强的韧性,A股、港股同步走强,市场情绪保持了相对乐观。还有积极的一面是,中美经贸关系呈现持续缓和态势,国内经济基本面将是下一阶段行情更为关键的变量。
    放大
    分享到:
  • 04:08
    【重阳投资:当前市场的下行风险并不大】 对于市场整体,重阳投资合伙人、战略研究部主管寇志伟并不悲观。他在近期表示,无论是中国内地市场还是中国香港市场,现在的流动性都非常充裕,港元和美元的短期利率发生了历史上从没有过的背离。中国内地经济和股票市场都在4月份经历了关税战的“压力测试”,表明韧性十足。这些因素意味着,当前市场的下行风险并不大。和过去几年不同的是,今年以来中国市场特别是港股市场已经出现了非常好的赚钱效应,港股IPO沉寂几年后再度活跃,二级市场日均成交额创下历史新高,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肯定是充满机会的。在结构上,可继续聚焦科技创新和中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上半年,一些产业已经有了比较好的表现,但其实大的产业趋势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中优质公司的估值仍然非常合理,还是有很多机会可以挖掘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市场定价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充分。因此,重阳投资也非常重视挖掘好公司在受到事件性冲击后出现的投资机会,积极布局那些竞争力在中期没有受到影响的行业龙头。
    放大
    分享到:
  • 04:03
    【全球资产再平衡,中国资产受益资金回流】 今年以来,全球市场的资本配置正在从美元资产流向非美资产,一场策略性的全球资本再平衡悄然展开。“美元资产规模非常庞大,即使只是小幅回流或分流,对中国等市场的影响也很大。”近日,2025年富达国际亚太区投资会议在香港举行,富达国际亚太区投资总监Stuart Rumble在会上表示,许多全球投资者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股票敞口,贸易形势、财政政策不确定性以及汇率压力的持续变化,促使他们寻求多元化的收益来源,将资金投向欧洲、日本、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
    放大
    分享到:
  • 03:41
    【看好创新药标的配置价值 长线资金持续进场】在近期的调整行情中,长线资金持续加码创新药板块。与此同时,创新药主题基金密集上新将带来增量资金。在业内人士看来,创新药板块长期配置价值显现,但由于前期强势上涨,后市需要去伪存真,投资上要聚焦优质企业。
    放大
    分享到:
  • 03:40
    【景顺投资赵耀庭:美元贬值周期或开启 资产配置迎拐点】2025年的全球金融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景顺亚太区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认为,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不确定性的持续,美元可能进入新一轮贬值周期,下半年贬值幅度或达5%,这一趋势将对全球资产配置产生深远影响。“美元走弱往往意味着非美元资产迎来配置窗口期,特别是对于新兴市场而言,美元贬值将显著改善融资环境,并提升以本币计价的资产回报率。”赵耀庭表示,历史数据显示,在美元疲软周期,国际资本通常会加速流向估值更具吸引力的非美市场,这一规律在当前环境下尤其值得关注。
    放大
    分享到:
  • 03:37
    【瞄准科技与医药板块 私募频频调研】科技与医药板块,正成为私募投资的“兵家必争之地”。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6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共调研387家上市公司,合计调研数量高达1769次。从行业来看,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板块受到私募青睐。与此同时,多家头部私募透露,关注科技和创新药相关标的。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全球资金增配中国资产,A股和港股的结构性机会将持续涌现,尤其是科技和医药板块的优质企业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当下是“瞄准、射击”的好时候。
    放大
    分享到:
  • 03:36
    【外资机构上半年调研A股公司近5000次】2025年上半年,外资机构对A股公司调研热情持续高涨。Wind数据显示,外资机构上半年累计调研A股上市公司达4766次,深证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公司获调研次数均过千。其中,汇川技术以485家外资机构调研量成为最受外资机构青睐的A股上市公司。站在当下时点,多家外资机构认为,当前A股市场吸引全球资本深度布局,其中有不少结构性机会值得挖掘。
    放大
    分享到:
  • 03:36
    【年化收益率进入“1时代” 货币基金探寻突围之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末,货币基金总规模首次站上14万亿元。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当前公募基金市场规模最大的品类,货币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降至1.2%,相当一部分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低于1%。货币基金曾经历过一段野蛮生长期,其便捷性与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吸引了巨量资金。时过境迁,随着市场生态和监管环境的演变,货币基金早已褪去光环。有人甚至认为,如今的货币基金陷入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困境,一面是收益率持续走低,另一面因具有独特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而难以被完全替代。
    放大
    分享到: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