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互动 满意度调查 意见反馈

快讯 全球最hot资讯滚动播报

  • 2025-09-17
  • 12:14
    【李家超:优化“经珠港飞”陆路连接,涵盖更多内地城市】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7日)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李家超表示,香港机场管理局将扩展内地城市候机楼网络,优化“经珠港飞”陆路连接,涵盖更多内地城市。
    放大
    分享到:
  • 12:14
    【李家超:加强大宗商品政顶层设计,将成立“大宗商品策略委员会”】9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立法会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李家超表示,香港政府将成立“大宗商品策略委员会”,由财政司司长领导,汇聚业界代表,加强大宗商品政策的顶层设计和长远策略制订。同时,香港会延续去年《施政报告》方向,推动发展香港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包括:港交所全资附属公司伦敦金属交易所已批准八个在港交割仓库,香港会支持业界设立更多认可仓库;为大宗商品贸易商落户香港提供半税优惠,带动香港船运及专业海运服务需求;利用金融创新优化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流程,包括金管局与巴西中央银行合作测试提单电子化和存款代币化等科技,以便利贸易;深化与广州期货交易所及内地其他大宗商品市场的联通发展,助力国家大宗商品市场国际化。
    放大
    分享到:
  • 12:13
    【李家超:特区政府全力支持国际调解院运作】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7日)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李家超表示,国际调解院总部设于香港,特区政府将全力支持其运作。
    放大
    分享到:
  • 12:13
    李家超:香港交易所将与东南亚的交易所深化合作,吸引更多东南亚发行人在香港第二上市,以及鼓励更多资产公司在当地发行产品便利配置香港市场。
    放大
    分享到:
  • 12:12
    李家超:将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研究优化税务宽减措施。
    放大
    分享到:
  • 12:11
    【李家超:10月起扩大飞机离境税豁免范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7日)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李家超指出,香港连接全球超过200个航点,未来会积极吸引本地及非本地航空公司开办更多航班。李家超宣布,10月起扩大飞机离境税豁免范围。
    放大
    分享到:
  • 12:09
    【李家超:香港正积极建立通达内陆“铁海陆江”立体联运体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7日)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李家超表示, 我们正积极拓展货源,推动来自内地内陆省市的货物沿铁(路)、海(路)、陆(路)和江(河)的多式联运,经香港运往国际市场。李家超指出,目前,重庆和成都的货物已经循铁海联运,经深圳盐田港或广西北部湾,再分别以驳船或“天天班”班轮服务转运至葵青港上船,充分发挥港口之间优势互补,并达致互惠共赢。
    放大
    分享到:
  • 12:06
    【李家超:2024年有超300家内地企业赴港设立总部】9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指出,2024年外地驻港企业在香港共设有超过1400家地区总部,其中逾300家来自内地。接下来,将为“出海”企业制订多元方案,其中包括:香港金管局会推动银行业尤其内地银行在港设立区域总部,利用香港优势,辐射开拓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区市场,提供更全面的跨境金融方案;吸引更多内地企业在港设立财资中心,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研究优化税务宽减措施。金管局和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
    放大
    分享到:
  • 12:06
    【李家超:研究让投资者在单一平台集中管理及相互抵押股票和债券等不同资产】9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立法会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李家超表示,香港政府会推进巩固香港债券中心地位,香港将提升金融基建,包括金管局旗下的迅清结算(CMU OmniClear)将与港交所合作,研究让投资者在单一平台集中管理及相互抵押股票和债券等不同资产,促成不同“互联互通”机制的联动;亦会与瑞士、阿联酋等地市场建立连接;并推动使用离岸中国国债作为不同清算所抵押品,进一步丰富人民币资产的应用场景。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证监会)亦正研究由市场建立和营运的债券电子化交易平台的可行性,并积极推动在香港建立商业回购市场和中央交易对手制度以提升市场流动性。
    放大
    分享到:
  • 12:05
    【李家超: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7日)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李家超表示,“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要求申请人在港投资不少于3,000万元(港币,下同),其中房地产投资额(无论是住宅或非住宅)目前最多只算入1,000万元。特区政府会优化计划,如购买非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由1,000万元提升至1,500万元,物业成交价则仍不受限制;如购买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维持1,000万元,但可算入的住宅物业投资会放宽,成交价门槛由5,000万元下调至3,000万元。
    放大
    分享到: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