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互动 满意度调查 意见反馈

快讯 全球最hot资讯滚动播报

  • 2025-11-10
  • 05:12
    【国有大行明年发债热情不减 金融债成资管产品配置“压舱石”】近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分别公告各自2026年债券发行计划,其中工商银行拟发行金融债不超过4880亿元;建设银行拟发行资本工具和非资本债务工具合计不超过7000亿元。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国有大行也分别在董事会会议上审议了未来金融债、资本工具的发行额度。据公开发行数据统计,截至11月9日,年内商业银行发行的各类债券规模已达2.88万亿元,其中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规模(以下简称“二永债”)合计约1.37万亿元,与上年同期发行规模相差不大。与此同时,包括银行“二永债”、TLAC债(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在内的一系列金融债正成为资管机构配置的核心资产。
    放大
    分享到:
  • 05:10
    【高盛:美国投资者正涌入日本股市,追涨日经指数】高盛集团表示,美国投资者正越来越多地购买专注于科技和人工智能(AI)的日本股票,他们被日本股市相较于美国股市超额的回报所吸引。高盛首席日本股票策略师Bruce Kirk表示:“美国资金流入的速度是我们在‘安倍经济学’以来所见最快的。” 美国投资者对日本股票的积极参与度已达到2022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他经常收到会面请求。
    放大
    分享到:
  • 05:04
    【公私募年内斥资超350亿元参与定增 电子行业备受青睐】结构性行情演绎过程中,公私募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的热度升温。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11月6日,按定增上市日统计,今年以来私募机构参与了53家A股公司定增,合计获配金额超50亿元。同时,今年以来已有37家公募机构参与A股上市公司定增,合计获配金额超300亿元。从行业分布来看,电子板块成为公私募机构参与定增的主阵地。 在业内人士看来,公私募加速布局电子板块定增项目,显示出机构资金对中国科技产业中长期走势的乐观预期,未来伴随着AI向各个产业加速渗透,机构资金或将持续涌入相关板块,大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也会愈发丰富。
    放大
    分享到:
  • 05:04
    【凸显看好态度 多路资金竞相加码权益资产】多路资金正在加码布局中国权益资产:多只新发权益类基金募集规模超过30亿元,与此同时,存量绩优基金由于申购资金大量涌入而频频限购;10月以来,近1200亿元资金借助ETF入市。在业内人士看来,真金白银大举入市,凸显中国权益资产投资价值深受青睐。
    放大
    分享到:
  • 05:03
    【10月调研超5000次 私募瞄准科技与医药板块】进入四季度,机构调研依旧活跃。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10月私募调研无论是参与机构规模、覆盖上市公司数量还是调研频次,均较9月实现大幅增长。从调研方向看,电子和医药仍是受到青睐的板块。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优势产业快速发展,A股和港股结构性机会将持续涌现,成长空间广阔且具备业绩确定性的标的值得关注。
    放大
    分享到:
  • 05:03
    【四季度调仓进行时 “专业买手”青睐两大方向】进入四季度,基金投顾投资较为谨慎,在减配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同时,加大了对指增产品的投资力度,并加仓了对冲科技行业等波动风险的方向,如有色、非银金融等。Choice数据显示,10月偏股基金指数下跌2.21%,普通股票基金指数下跌2.04%。开源证券数据显示,考虑到四季度的投资难度,权益类基金投顾组合(股债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投顾组合)在10月增加了增强指数基金的配置,减仓主动权益基金。盈米基金“且慢”团队人士分析称,A股市场往往会在四季度出现“调仓行情”,机构投资者在年内获利明显的品种上,有止盈兑现利润的需求,或带动相关板块调整,同时弱势板块则可能补涨。
    放大
    分享到:
  • 05:02
    【多只持仓股大涨 外资机构积极布局A股】当前,海外资金正积极挖掘A股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一方面,多家QFI(合格境外投资者)在三季度对睿能科技、远大智能等制造业和科技类个股进行布局,相关标的股价近期大幅走高;另一方面,外资机构正密集调研联影医疗、兆易创新等公司,显示出其对A股中期前景依然乐观,并持续在科技、医药等高景气赛道寻找投资机遇。
    放大
    分享到:
  • 05:01
    【公募冲刺年末布局 被动指数产品或成“胜负手”】临近年末,不少基金公司正抓紧时间窗口推出新产品,新产品中被动指数基金的数量和占比远超其他类型。而从基金三季报数据来看,虽然业绩亮眼,但主动偏股型基金的份额却在缩减,存量基金的净赎回压力增强。业内人士表示,被动产品的大量发行不仅起到扩充规模和补齐产品线的作用,更有可能成为年末基金公司规模排名的“胜负手”。
    放大
    分享到:
  • 05:00
    【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逾2700只私募基金净值创新高】市场结构性行情演绎下,私募业绩得以提振。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今年以来超2700只有业绩展示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净值创新高,其中股票策略产品占比过半。基金业绩亮眼背景下,增量资金持续入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证券类私募规模已增至近6万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市场有所波动,但是在无风险收益率震荡下行的过程中,越来越多资金将涌入中国权益市场,结构性机会有望持续涌现。
    放大
    分享到:
  • 04:59
    【超万亿元资金南下 港股生态重塑进行时】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的当下,港股市场迎来一场波澜壮阔的价值重估。今年以来,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双双斩获超30%的涨幅,在全球重要指数中表现抢眼,标志着一场由产业变革、政策预期与流动性结构质变共同驱动的“中国资产再定价”变局大幕全面拉开。 多家内外资机构表示,年内超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南向资金的持续涌入,正在重塑港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与定价逻辑,推动其逐步摆脱离岸市场的波动特性,迈向定价权向内资转移的结构性变革新阶段。 尽管进入四季度港股出现阶段性震荡,但机构普遍认为,此轮行情远非短暂反弹。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复苏信号进一步夯实、全球流动性环境预期改善,叠加互联网科技、高股息资产与高端制造三大核心主线的轮动发力,港股市场有望在价值重估的道路上继续稳健前行。
    放大
    分享到: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