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互动 满意度调查 意见反馈

快讯 全球最hot资讯滚动播报

  • 2025-10-20
  • 04:00
    【量化新方向 机构多维度布局指数增强基金】随着被动投资的快速发展,机构对兼具被动指数和主动增强优势的指数增强基金的重视程度,正在进一步增强。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全市场被动指数型基金近一年平均回报为31.68%,增强指数型基金同期回报为35.34%,且几乎全部实现正收益。其中,跟踪稀有金属、中证2000、半导体、人工智能、中证1000等指数的多只产品近一年回报均在50%以上。除了业绩之外,从新发基金情况来看,截至10月15日,今年以来有140只左右指数增强新基金成立,相较2024年全年增加1倍以上,等待发行的基金中还有6只指数增强基金。
    放大
    分享到:
  • 04:00
    【性价比与确定性凸显 红利资产获资金青睐】节后,出于“高切低”需求、科技板块调整后缺乏主线、四季度日历效应等因素,部分资金转向红利资产,这也导致近期一批红利基金实施集中限购。业内人士认为,在科技成长行情后,红利资产回落到相对低位,可能成为市场青睐的方向。
    放大
    分享到:
  • 04:00
    【把握中长期趋势 公募基金围绕三大方向“掘金”】近期市场有所调整,公募基金正重新审视并调整投资策略。机构人士认为,A股和港股向上的基础依然稳固,短期事件不足以改变整体趋势。科技仍是中长期最值得期待的投资主线,同时从策略层面看,新能源和新消费中的部分景气细分方向在市场轮动中或有所表现,在资产配置上应均衡布局。
    放大
    分享到:
  • 03:59
    【生态改善 发行回暖 新登记证券类私募数量攀升】今年以来,又有不少投资界“老兵”进入私募行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9月新登记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数量达10家,为年内新高。其中,大多数新登记私募的实控人具备多年证券行业从业经验。与此同时,百亿级私募持续扩容,9月以来数量增加了5家。在业内人士看来,私募业生态持续改善,而且机构投资者普遍看好中国资产中长期走势,因此,无论是新管理人登记还是基金发行,均持续活跃。
    放大
    分享到:
  • 03:59
    【看好港股多重优势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逾1.1万亿元】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入额已突破1.1万亿元,显示出其对港股市场较大的配置热情。10月以来,尽管港股受外部因素扰动出现调整,资金仍在借道港股通及港股相关ETF流入。机构认为,港股当前估值具备全球比较优势,中长期配置价值仍然值得看好。
    放大
    分享到:
  • 03:50
    【短期波折 不改A股中长期走势 机构看好科技成长引领行情进一步突破】受风险偏好下降等因素影响,上周A股三大指数震荡回调,主要宽基指数普遍下跌。同时,市场风格显著切换,资金从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成长板块流出,转向银行、煤炭等防御性板块。展望后市,本周券商研报观点普遍认同:近期市场调整属于上行趋势中的正常“颠簸”,并非趋势性逆转;随着海外因素扰动趋于缓和,内部积极催化因素逐步增多,A股修复行情将逐步展开,短期波折不影响A股中长期走势。
    放大
    分享到:
  • 03:32
    【收益率“破一”需求仍旺盛 前八月货币基金规模增加一点二万亿】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共有80余只货基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已跌破1%。尽管收益下降,货币基金的规模在今年反而实现增长。中基协发布的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货币基金总规模约为14.81万亿元,与去年年底的13.61万亿元相比增长1.2万亿元。对比年初数据看,货币基金增量最为突出,7个月内规模新增超1万亿元,从今年5月开始,年内公募货币基金规模首次突破14万亿元关口,并连续4个月维持在14万亿元之上。有公募人士分析,货币基金增量明显的原因则在于相较银行存款而言,货基在流动性管理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近期权益市场行情波动和不确定性增强,存在部分资金还未做好购买债基或股基的准备,出于过渡需求暂时投向了货币基金。除此之外,货币基金具有门槛低、风险低、流动性高等特点,加上为了吸引年轻人的便捷需求,根据其投资消费偏好,一些货币基金与购物场景做了结合,多方因素的叠加规模仍持续增长。
    放大
    分享到:
  • 03:31
    【年内新发基金数量超去年全年 股基占比创近15年新高】随着今年A股市市场不断走牛,资金借道股票型基金持续涌入A股。截至2025年10月19日,今年以来新成立基金总数达1163只,已超越2024年全年的1135只。尽管2025年尚未结束,但新成立基金数量已实现超越,显示出基金市场的强劲复苏态势。其中,股票型基金呈现爆发式增长,新成立数量达到661只,发行规模达到3393.96亿元,占总发行规模的37.45%,这一比例创下2011年以来的近15年新高。
    放大
    分享到:
  • 03:28
    【多因素推动资金持续涌入 黄金类ETF“吸金”又“吸睛”】上周,国际金价再度走强,盘中一度刷新纪录。黄金类ETF的管理规模同步扩张,投资热度明显升温。多家公募机构认为,本轮金价攀升受地缘风险、全球信用体系和资金流动性等因素共同推动,全球央行与机构资金持续增持,进一步强化了黄金的上涨逻辑。展望后市,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短期或面临高位震荡,但中长期支撑因素仍在,黄金作为核心资产配置的重要性和韧性持续凸显。
    放大
    分享到:
  • 03:28
    【新发消费ETF募集放量 公募仓位切换望偏向内需逻辑】今年来,基金经理对重仓消费股‌一直兴趣不够,消费股及消费主题基金业绩表现惨淡,业绩突出的消费基金往往呈现实质性的风格漂移。然而,当机构投资者开始预期风险偏好回落以及内需在稳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时,消费基金的资金募集在四季度开始突然加速。 此外,部分科技基金在科技股下跌之际净值却出现上升,这种净值走势与此前披露的十大重仓股走势明显偏离的情况,表明一些科技基金已经开始转入防御阶段。
    放大
    分享到: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