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香港交易所: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为140.76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上升33%;股东应占溢利为85.19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上升39%。
12:04
【半年7轮亿元级融资,具身智能公司智平方新一轮A系列融资落定】9月1日,记者获悉,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智平方(AI² Robotics)近期完成由深创投领投的新一轮A系列融资,深创投单家超过亿元投资。据悉,本轮不仅有老股东敦鸿资产、国投的持续加码,还吸引了华熙生物和一家大型零售企业以产业资本的身份参与。值得一提的是,智平方至此已是半年时间内完成的第7轮亿元级融资。此前先后获得国中资本领投的Pre-A+++轮、普华资本领投的A+轮融资,还引入达晨财智、基石资本、南山战新投等机构的投资。
12:03
【四川:到2027年 新能源产业链营收超5000亿元】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获悉,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发展规划(2025—2027年)》,提出产业发展目标:到2027年,四川新能源产业链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力争达到6000亿元。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代表产业,截至2024年底,四川拥有光伏、风电、氢能等新能源产业链企业近200家,产业链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三。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已建、在建风光新能源项目达5125万千瓦。《发展规划》立足四川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通过对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形势、机遇挑战、发展环境等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四川新能源产业现状、趋势及潜力进行深入调研,广泛征集各方意见,系统围绕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集群式产业链升级、推动产业智能绿色转型、优化提升产业发展生态、加快拓展应用市场规模等5方面提出了17项重点任务。
12:02
万咖壹联:与阿里云签订全面合作备忘录共建AI+营销全球化智能体生态。
12:02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涨1.77%,恒生科技指数涨1.77%】港股午间收盘,恒生指数涨1.77%,恒生科技指数涨1.77%。港股科技ETF(159751)涨1.67%,恒生港股通ETF(159318)涨1.09%。板块方面,医疗保健技术、制药板块涨幅靠前;航空航天与国防、休闲设备与用品板块跌幅靠前。个股方面,阿里巴巴-W涨17.29%,阿里巴巴-WR涨16.67%,信达生物涨9.04%,中银香港涨6.08%,中银香港-R涨6.03%,紫金矿业涨5.86%,药明生物涨5.84%,药明康德涨5.84%,山东黄金涨5.79%,思摩尔国际涨5.61%,石药集团涨5.07%,中芯国际涨4.94%,科伦博泰生物-B涨4.71%,百济神州涨4.45%,中兴通讯涨4.23%;比亚迪股份跌6.82%,美图公司跌12.18%;新濠国际发展涨18.76%。
12:00
【沙利文:中国企业级大模型市场阿里通义份额第一】9月1日,国际权威市场调研机构沙利文(Frost&Sullivan)发布了最新的《中国GenAI市场洞察: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全景研究,2025》。报告显示,中国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呈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日均调用量较2024年底实现363%的增长,目前超10万亿 Tokens。其中,阿里通义占比17.7%位列第一,是中国企业选择最多的大模型。
12:00
SNOWFLAKE在南非推出亚马逊云科技(AWS)部署方案,以拉近数据与人工智能服务和客户的距离。
11:59
【野村:比亚迪第二季度业绩令人失望 但可能在2026年扭转颓势 维持对该股的买入评级】比亚迪第二季度业绩令人失望,净利润同比下降30%,毛利率为16.3%,为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研发支出增长71%。野村将比亚迪2025-2027财年的出货量预测下调10%-11%,并将盈利预测下调27%-30%。尽管如此,野村分析师Joel Yang和张康预计,在技术升级的帮助下,比亚迪料将在2026年实现扭转颓势。海外销售和巴西新工厂可能会推动业绩改善。野村将比亚迪目标股价从163.67港元下调至132港元,但维持买入评级。
11:58
【水井坊预计本月推出“井18”产品,定价400元~600元】9月1日,水井坊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水井坊总经理胡庭洲表示,当前公司战略中产品的重点在于产品序列化建设,公司正逐步推进序列化产品的市场投放与优化。在低度化方向,公司已开展初步布局,以探索市场需求并积累经验。未来公司将持续关注年轻化、低度化、光瓶酒产品的发展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业绩说明会上,公司透露正按预定节奏积极推进水井坊系列迭代相关工作,预计2025年下半年有望体现。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公司计划于9月份推出水井坊“井18”产品(定价在400元~600元)。其他相关系列产品按照战略布局正在规划中。(每日经济新闻)
11:55
【北京市新增10项医疗服务项目】昨天,北京市新增10项医疗服务项目,涉及常见病、多发病的精准诊断和先进治疗。这些新项目将在多家医院陆续开展。此次新增项目中,“诺如病毒抗原测定”项目可快速检测秋冬季多发的诺如病毒感染,将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医院等5家医院开展。“医学3D建模(神经血管)”项目能通过数字技术真实再现颅内血管特定部位的形态,更好满足脑血管疾病诊断、手术治疗的需要。该项目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开展。 此次还新增了多项肿瘤精准诊断项目。例如“循环肿瘤细胞分析诊断”项目是利用分子标记物,捕获可疑的肿瘤细胞。“病原宏基因组测序”项目主要惠及疑难感染患者,可辅助医生准确地找出致病微生物,实现精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