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春节档新上映影片海外同步上映 票房口碑成绩亮眼】春节期间,《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唐探1900》、《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等2025年春节档新上映影片还陆续在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上映,受到当地观众的关注与好评。春节期间,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在美国、法国、英国、保加利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同步上映,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全国范围内,连续四日均为单屏票房冠军;1月31日至2月2日,在北美地区居非英语影片票房榜首;在法国上映后成为法国院线评分系统中,同期电影评分最高。
07:25
日本12月劳工现金收入同比 4.8%,预期 3.5%,前值 3%。
07:25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降准、降息仍有空间和必要】证券时报援引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称,货币政策方面,降准、降息仍有空间和必要。目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6.6%,预计全年降准两次约100个基点。鉴于当前物价水平还处于低位,预计政策利率下调30~40个基点,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实际融资成本。同时,央行还将继续加大结构性政策工具的使用范围,并加强与其他政策之间的配合,特别是支持存量房收储等,加强政策精准性,以达到对特定领域的支持。
07:24
【韩国1月通胀率加快至2.2%】韩国1月份整体通胀加速,升幅高于预期,继续高于韩国央行设定的2%目标。韩国统计机构周三表示,1月份基准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2%,去年12月份为上涨1.9%,原因是食品杂货和能源产品价格上涨。该最新数据是自去年7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前接受媒体调查的11位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为1月份CPI同比上涨2.0%。1月份CPI环比上涨0.7%,也高于预期。分析师表示,物价增长加速很大程度上是受农历新年假期刺激的农渔产品需求推动,以及汽油和柴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CPI在1月份同比上涨1.9%,环比上涨0.5%。
07:23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分析师电话会议要点总结】 1、谷歌仍在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资。该公司宣布,预计今年的资本支出将达到“惊人的”750亿美元。尽管谷歌云最近一个季度表现令人失望,而且DeepSeek透露了低成本开源人工智能模型可以取得多大成就,但谷歌仍坚持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资。
2、目前,谷歌搜索还在坚持。搜索广告带来了540亿美元的销售额,略高于分析师的预期。像Perplexity这样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似乎还没有对谷歌的搜索收入造成影响,但分析师Dan Morgan告诉我们,谷歌的广告业务似乎确实表现逊色于扎克伯格的“元宇宙公司”Meta Platforms。
3、谷歌云并非无敌。最近几个季度,谷歌云一直是Alphabet业绩的亮点。但本季度销售额低于预期,该公司的市场份额仍落后于亚马逊和微软。谷歌似乎对这项业务持乐观态度 - 首席财务官Anat Ashkenazi预计,今年云等关键领域的“员工人数将有所增长”,这在多年裁员之后尤为明显。
4、播客已成为YouTube的一大优势。Alphabet首席商务官Philipp Schindler表示,美国大选广告推动了YouTube收入的增长。Schindler表示,美国驴象两党为了2024年大选合计开销的资金几乎是2020年的两倍。
5、谷歌对人工智能代理充满信心。Pichai称,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代理将成为谷歌以新方式为用户服务的一种方式。他表示,Project Astra的一些功能(一种使用智能手机摄像头处理视觉输入的代理)今年将整合到Gemini应用中。
6、市场反应:谷歌A股价在业绩报告发布后显著跳水,分析师电话会议结束后仍然保持将近8%的跌幅。
07:22
【“健康消费”成新型消费重要趋势】据经济参考报,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健康产业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与健康相关的产品和服务逐渐成为购物刚需。一方面,老年人生活方式逐渐转变,银发经济不断催生新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年轻人健康意识提升,成为养生保健类消费的新生力量。“健康消费”正逐渐成为新型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健康管理观念的不断提升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让健康消费成为我国消费增长的一大亮点,应持续释放健康产业消费新需求,持续创新线上线下消费新形态,适配百姓日益多元的美好生活新需要。
07:20
【多项指标创新高 ETF市场新年有望再突破】 “近年来,境内ETF市场发展提速。总规模达到第一个万亿元历时17年,实现第二个万亿元历时3年,而突破3万亿元仅历时9个月。2024年,在新‘国九条’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和资本市场‘1+N’政策引领下,ETF市场取得长足发展,在证券市场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经过各方持续努力,ETF规模进一步大幅增长,增速达到5年来最高水平。”深交所最新发布的《ETF市场发展白皮书》中显示,截至2024年底,境内上市ETF共有1033只,总规模达到3.72万亿元。其中,深沪两市ETF(非货币)产品数量为1006只,合计资产规模为3.56万亿元,较2023年底增加1.72万亿元,增幅93%。ETF占股票市场流通市值比重由2023年底的2.72%提升至4.58%。作为连接资本市场投融资两端的重要工具,指数化投资在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稳定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政策层面的不断丰富与完善,业内人士表示,基于去年数量、规模、成交量等多项指标创下新高的良好态势,ETF市场有望在新一年迎来更广阔发展空间。
07:19
【墨西哥经济部长称一个月时间足以与美国达成协议】墨西哥经济部长马塞洛·埃布拉德当地时间周二表示,在特朗普威胁的关税生效之前,一个月的时间足以与美国达成协议。
07:19
【四家上市险企业绩预增 股债共振推动利润预期改善】 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中国人寿近日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受投资收益大增影响,四家险企净利润均预计同比高增。从负债端看,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4年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84万亿元,同比增长5.27%,增长态势明显。多家机构认为,上市险企2024年业绩可期,尤其是股债市场共振下投资服务业绩料大幅提升,进而推动险企利润显著改善。
07:18
【政策“工具箱”有望进一步丰富 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求是》杂志刊发了题为《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署名文章。在“坚持稳字当头,全力形成并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方面,吴清提出,“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方面更好发挥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效用,丰富稳市政策工具,做好增量政策储备。”去年以来,证监会会同相关部委就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出台系列举措,推动构建“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出台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提振市场信心。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未来,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举措有望逐步落地,促进市场形成更加稳定的投资结构。此外,还可以在减免长期投资者税收、丰富投资产品、筹备平准基金、加强投资者保护等方面做好增量政策储备,降低市场波动的影响,提振投资者信心,引导长期价值投资,稳定市场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