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9
优必选在港交所公告,将配售10,155,099股新H股,配售价为每股H股90.00港元 。
07:49
【特朗普:将与国会共和党人合作"大幅"减税】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表示,他将与国会共和党人合作,为个人和企业"大幅"减税。特朗普在沙特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于迈阿密主办的一次会议上说:"我们将为家庭、工人和企业大幅减税,包括不征收小费税,也可能不对社保费用和加班费征税。"特朗普说,他的政府还将为国内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减税。
07:48
【四川:1月报告法定传染病243893例,死亡408人】 2025年1月,四川省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发病30243例,死亡408人;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乙脑、白喉、新生儿破伤风、钩体病、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乙肝、梅毒、肺结核、丙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报告死亡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艾滋病、肺结核、乙肝。报告丙类传染病9种,发病213650例,无死亡;无丝虫病、黑热病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07:48
【苹果已无Home键产品在售】随着今天iPhone SE的停产和iPhone 16e的问世,苹果在售iPhone所有款式已经更改为全面屏设计。 同时,在iPad系列上,苹果官网在更早的时间已经停止了配备Home按键的iPad的销售(翻新产品除外)。从今日起,苹果已经没有一款配备Home按键的产品在售,也没有关于任何重新搭载Home按键的产品的传言,因此,我们似乎已经完全与一个时代说再见了。
07:46
日本2月14日当周净买进国外股票 3454亿日元,前值 -12674亿日元。日本2月14日当周净买进国外债券 2410亿日元,前值 17529亿日元。日本2月14日当周外资净买进日本债券 7888亿日元,前值 -1872亿日元。日本2月14日当周外资净买进日本股票 -3528亿日元,前值 -3844亿日元。
07:43
【中信建投:比亚迪中高阶智驾标配超预期,看好整车及智驾产业链估值重塑】 中信建投研究指出,2月10日比亚迪发布全新智能驾驶战略,今年拟实现全系车型智驾标配且“加量不加价”,从定价到范围均超出市场预期,真正实现智驾平权。智驾及人形机器人是AI端侧应用核心场景,特斯拉FSD端到端大模型已迭代至V13版本并于近期北美市场推送,规划25年6月美国奥斯汀robotaxi商业运营及年内FSD入华;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城等近 20 家车企宣布与DeepSeek深度融合,在座舱和AI 运营等领域开启新探索。看好25年整车及智驾产业链估值重塑,整车投资机会在于智能化赋能后销量、利润的提升,零部件投资机会在于硬件公司在1—10阶段的业绩稳步兑现,以及拥有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供应商在0—1阶段的估值提升。
07:43
【国泰君安:2025年宏观视角的三条投资主线】 国泰君安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黄汝南在主题为《内外再平衡——2025年宏观春季策略》的演讲中表示,需要推动经济回归“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打通“生产率—工资—通胀—汇率”的传导链条,实现再平衡。“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指出,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是支撑实际汇率的根本条件,但生产效率进步必须通过带动制造业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工资的上升,才能产生通货膨胀和货币升值的作用。2025年宏观视角的三条投资主线包括:1)新一轮AI科技竞赛。各国货币的背后是劳动生产率的比拼,AI科技竞赛不会成为一场零和博弈;历次逆全球化的经验表明,科技竞赛只集中在前两大经济体。2)中国内外再平衡。市场高估了财政货币政策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结构性改革才是重点;服务价格的重要性高于商品价格,补贴型财政方向的重要性高于规模;社会保障催生服务消费繁荣;治理“内卷”促进产能出清,以及从GDP转向GNP的产能出海。3)不确定性对冲。如果产业趋势尚未看清,大国博弈扰动还不明朗,对冲不确定性的黄金将更受益。
07:43
【国泰君安:AI模型加速进化,国产半导体突破在即】 国泰君安研究认为,AI竞赛加剧,产业加速发展,而芯片制造目前是中国AI产业主要瓶颈,有望随着产业链成熟逐步突破。各个科技企业的AI模型竞赛加剧,开源生态又加速了AI模型进化速度,也推动AI商业化更快落地,AI产业需求向好。中国与美国的AI模型差距在缩小,但芯片制造领域依然存在差距,是当前AI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中国大陆7nm及以下先进制程产能与台积电等代工厂依然有数量级的差距,未来随着产业链成熟,供应能力有望逐步增强。半导体制造、封测环节的企业有望受益于巨大的国产市场需求,建议增持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甬矽电子。
07:42
华创证券投顾部认为,央行兼顾多重目标下,可能会维持资金面整体均衡状态。随着买断式逆回购资金的到账,预计资金面会有所转松,且2月下旬地方债供给放量,央行大概率还要配合财政进行资金面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