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互动 满意度调查 意见反馈

快讯 全球最hot资讯滚动播报

  • 2025-02-15
  • 06:50
    【开年首月新增贷款超5万亿元,社融增量创新高——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平稳开局】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最新数据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M_2)余额318.52万亿元,同比增长7%;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15.2万亿元,同比增长8%;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0.77万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833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贷款新增5.1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4.9万亿元的高基数还略高一些,为经济平稳开局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专家认为,2024年四季度以来,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显效,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实体经济活力逐步增强。开年以来金融体系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充分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推动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体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
    放大
    分享到:
  • 06:48
    【上市公司开年频获海外大单:技术出海成色足 本地化策略获认可】 在全球经济加速融合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出海步伐不断加快。开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斩获海外大单,涵盖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制造、科技等领域,加速实现业务的拓展和业绩的提升。与此同时,不少企业也积极挖掘新兴市场机遇,通过本地化策略深耕海外市场,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放大
    分享到:
  • 06:48
    【力度大、落地快、参与广 A股上市公司频获重要股东增持“力挺”】 春节假期后,A股回购增持热潮仍在延续。Choice数据显示,2月5日至2月12日,共有超过50家A股公司披露增持相关公告,内容涉及控股股东等重要股东新推出增持计划及增持进展等。其中,四通股份、方盛制药、雅戈尔等10家公司的重要股东计划进行增持;铜峰电子、丽江股份等股东增持行为则涉及增持贷款。而2025年以来,发布重要股东增持相关公告的A股公司已超过百家。记者通过梳理相关案例发现,力度大、落地快、参与广成为近期A股增持潮的显著特点。从增持金额来看,雅戈尔、天原股份、铜峰电子等公司控股股东计划增持金额均超过亿元;从实施节奏来看,中国建筑、龙净环保等公司控股股东增持计划迅速推进,集泰股份、云南白药等公司则已宣布股东增持计划完成。除控股股东外,多家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董监高也集体出手增持,以真金白银传递出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积极信号。 (上证报)
    放大
    分享到:
  • 06:47
    黑石集团以超过 40 亿美元的价格出售首只 EAGLE。
    放大
    分享到:
  • 06:46
    【美媒:无法从美财政部获得资金,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陷入瘫痪”】据美国“政治新闻网”13日报道,美国非营利组织——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当天通知依赖其资金支持的机构,由于无法获得政府提供的资金,将立即停止向他们提供资金。
    放大
    分享到:
  • 06:46
    【美联储官员Logan:通胀率降低并不能保证会进一步降息】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Lorie Logan敦促决策者未来几个月保持谨慎,重申通胀率降低未必会导致进一步降息。“即使我们确实拿到更好的数据 —— 看起来确实在靠近2% —— 我认为,我们也应该谨慎,”Logan周五在加利福尼亚州举行的讨论中表示,“因为如果劳动力市场和整体经济强劲,即使在那种环境下,也不一定意味着有进一步降息的空间。”“目前货币政策的限制程度确实存疑,因此我认为我们需要谨慎,”她周五表示。Logan表示,官员们可以监测未来数据。她说,如果决策者看到更多类似于2024年底显示劳动力市场稳健而通胀放缓的数据,则央行就可以说他们正在接近所谓的软着陆。Logan表示,她的重点仍然是物价稳定和实现央行2%的通胀目标。
    放大
    分享到:
  • 06:45
    【经济日报:全链条防控环评造假】经济日报头版文章指出,环评是源头预防的主体性制度,也是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下一步,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标本兼治,既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要在体制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制度整体的优化提升,真正做到全链条防控环评造假。首先,高压严惩造假,强化“违法必抓”的信号。其次,持续深化改革,减少不必要的环评。最后,加强清理整顿,铲除造假滋生的土壤。全链条防控环评造假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应持续严厉打击、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常态监管,让环评制度真正发挥其源头预防的重要作用,为美丽中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放大
    分享到:
  • 06:43
    【供应端快速恢复 节后生猪价格跌幅扩大】春节过后,全国生猪价格呈现加速下滑态势。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生猪(外三元)价格为15元/公斤,较1月10日的16.1元/公斤累计下跌6.83%。业内人士表示,春节过后,养殖端出栏量逐渐恢复,但终端承接力度较弱,在供过于求状态下,生猪价格延续下滑态势。此外,2月适逢猪肉消费淡季,月内除了元宵节、院校开学等,需求端再无其他明显利多支撑。短期来看,在供大于求局面难以扭转的情况下,生猪价格运行趋势或仍以偏弱为主。 (中国证券报)
    放大
    分享到:
  • 06:42
    【英媒:菲律宾拟向印度购买短程导弹,价值超2亿美元】 路透社13日援引印度消息人士的话称,菲律宾有意购买印度制造的“阿卡什”短程导弹,交易价值超过2亿美元,预计将在今年4月开始的新财年下订单。
    放大
    分享到:
  • 06:41
    【美元兑日元本周涨超0.6%,欧元和英镑兑美元至少涨2.1%】 周五(2月14日)纽约尾盘,美元兑日元下跌0.32%,报152.31日元,本周累计上涨0.62%,周一至周三震荡上行,周三一度涨至154.80日元,周四和周五回吐过半的涨幅。欧元兑日元跌0.08%,报159.80日元,本周累涨2.19%,周二至周四持续上行,周五高位震荡;英镑兑日元跌0.14%,报191.698日元,本周累涨2.10%。
    放大
    分享到: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