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互动 满意度调查 意见反馈

快讯 全球最hot资讯滚动播报

  • 2025-07-17
  • 06:47
    美联储威廉姆斯:若没有关税影响,通胀率将接近2%。
    放大
    分享到:
  • 06:47
    美联储威廉姆斯:通胀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温和的不均衡,部分原因与住房相关因素有关。
    放大
    分享到:
  • 06:44
    新西兰6月食品价格指数月率 1.2%,前值0.50%。
    放大
    分享到:
  • 06:43
    【7月机构密集调研业绩预增标的】7月以来机构调研上市公司热情不减,适逢中报业绩预告、快报密集出炉,多家上半年业绩预增标的成机构调研“心头好”。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共有近400家上市公司接待机构调研。从基本面看,国城矿业、*ST铖昌、豪鹏科技、中润资源、东瑞股份、晨光生物等多家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逾100%或实现扭亏为盈。从整体行业分布情况看,7月以来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较为密集地分布在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子等行业。就后市投资机遇而言,CXO(医药合同外包服务)、人形机器人、英伟达产业链等方向受到机构关注。
    放大
    分享到:
  • 06:42
    【险资调研图谱:高股息与科技成长成关注重点】今年以来,险资密集调研上市公司,为中长期投资蓄力。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险资(包括保险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今年以来合计调研A股上市公司超9800次,涉及超1400家公司,高股息和科技成长板块是其关注的重点。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险资关注高股息资产以期获取长期稳定收益,匹配负债端需求。同时,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险资聚焦科技成长板块,以期提升收益弹性。
    放大
    分享到:
  • 06:42
    【美联储威廉姆斯:目前的利率立场仍“完全合适”】美联储威廉姆斯暗示,在本月FOMC会议召开之前不愿支持降息。他认为,关税可能进一步推高通胀。威廉姆斯说,价格数据已经显示,特朗普政府设置的新贸易壁垒正在提高一些消费品的成本。威廉姆斯预计,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价格上涨。“对于那些更容易受到高关税影响的商品……今年迄今为止的价格涨幅远远超出了基于过去趋势的预期。”威廉姆斯指的是家用电器、乐器和行李箱等产品。威廉姆斯说,考虑到2025年剩余时间内通胀加速的风险,美联储目前应该会对降低基准利率持谨慎态度。威廉姆斯表示:“维持这种适度限制性的货币政策立场是完全合适的。”他还预计,到2025年底,失业率将升至4.5%,通货膨胀率将高达3.5%,今年的经济增速将在1%左右,较去年明显放缓。
    放大
    分享到:
  • 06:40
    【机构排兵布阵 结构性机会成市场共识】近日,仕佳光子、东方生物、迈威生物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因回购等事项披露了最新的前十大股东情况。金梓才、万民远、金笑非、陆彬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的调仓操作浮出水面。此外,巴克莱银行、瑞银、摩根大通证券等多家知名外资机构近期频频加仓A股上市公司。2025年已步入下半场,市场迎来关键时间点。有业内人士预测,一方面决策层预计进一步强化科技自立自强与消费提振的战略导向,金融货币政策也会保持宽松态势;另一方面,部分半年报业绩预期显著提升的行业值得重点关注。 (中证报)
    放大
    分享到:
  • 06:39
    【中国资产吸引力增强 外资机构看多A股】最新发布的景顺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显示,一些国际投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兴趣明显回升。该调查涵盖83家主权财富基金和58家央行,这些机构总共管理约27万亿美元的资产。多家外资机构近期表示,随着中国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以及企业盈利前景改善,中国资产持续被看好。更多增强各类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便利度的政策举措值得期待。
    放大
    分享到:
  • 06:39
    【千亿公募董事长变更,中小基金成高管变动“高发地”】7月16日,中加基金发布公告,因工作安排,董事长夏远洋7月15日离任,杨琳出任公司新董事长。今年以来,公募行业高管变动频繁。根据Wind统计,截至7月16日,年内变更的公募高管人数已达224位,涉及近100家基金公司。其中,董事长和总经理变更的人数分别为49人和48人,副总经理和督察长变更人数分别为80人和28人。梳理发现,年内变更的高管,少数是由于高管到龄退休,包括兴证全球基金原董事长杨华辉和交银施罗德基金原总经理谢卫等。从数量上看,年内大部分高管变更发生在中小公募。
    放大
    分享到:
  • 06:37
    【频现提前结募,科技主题基金又“热”起来了】7月以来,多只科技主题新发基金出现提前结束募集的情况,显示出市场对成长型赛道的高度关注。从ETF基金到主动管理型基金,人工智能(AI)、半导体、机器人等方向持续成为资金集中涌入的焦点。业内人士指出,这一现象背后是产业政策持续释放利好、AI新进展频传,以及投资者对中国经济转型中科技驱动逻辑的普遍认同。
    放大
    分享到: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