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互动 满意度调查 意见反馈

快讯 全球最hot资讯滚动播报

  • 2025-08-14
  • 07:14
    【成交额超2万亿元 多重积极因素共振助推A股持续上行】8月13日,A股市场三大指数全线上涨,上证指数突破2024年高点,创逾3年新高,创业板指涨逾3%,创近10个月新高。整个A股市场超2700只股票上涨,百股涨停。CPO、光芯片、高频PCB等板块表现活跃,整个A股市场成交额为2.18万亿元,创逾5个月新高。资金层面,来自融资资金的增量资金积极加仓。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2日,5月以来A股融资余额累计增加超2400亿元,而股票型ETF资金同期净流出超1700亿元。8月13日,沪深300主力资金净流入近50亿元。分析人士认为,沪指突破3674.40点是多重积极因素共振的结果,近期两融余额站上十年新高,反映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正在持续回升,市场正处于上行趋势中。
    放大
    分享到:
  • 07:14
    【瑞银上调日本东证指数和日经指数目标 因对关税乐观及美联储降息预期】瑞银分析师上调日本东证指数和日经指数年底目标,因特朗普关税政策愈发清晰以及对美国货币宽松政策的预期。瑞银将东证指数 2025 年底目标从 2750 点上调至 2900 点,将日经225指数目标从 38000 点上调至 41000 点。将东证指数 2026 年底目标从 2900 点上调至 3100 点,将日经225指数目标从 40000 点上调至 44000点。瑞银策略师Nozomi Moriya和分析师Miranda Zhang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由于美国关税方面的不确定性减弱,加之市场预期美联储将降息以及对“人工智能推动的生产率提高”的期望,股市表现强于预期。日本经济的正常化,受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的推动,应会为股市提供中长期的有利因素。公司治理的改善是另一个利好因素。不过,鉴于“美国经济增长/通胀组合似乎将恶化”,且日本国内政治局势可能引发市场不安,因此存在短期回调风险。
    放大
    分享到:
  • 07:12
    【“光泳”飞行器无需燃料即可在大气层漂浮】据科技日报,《自然》1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描述了一种新型“光泳”飞行器。该飞行器本质是一类小型太阳能漂浮装置,可携带仪器漂浮在大气层高处。这种装置无需传统燃料即可维持飞行高度,为未来气候监测和火星探索开辟了新途径。
    放大
    分享到:
  • 07:11
    【车险直销模式降低费用率 比亚迪财险上半年扭亏为盈】近日,比亚迪财险披露的2025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上半年,比亚迪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98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实现净利润3134.59万元,其车险签单保费均来自直销渠道。比亚迪财险经营情况受到市场关注,是因为该公司被新能源车企全资控股。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不少新能源车企开始布局车险业务。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车企具有数据、渠道优势,成本控制能力,创新服务潜力,有望为车险行业注入新活力。
    放大
    分享到:
  • 07:11
    【科学家实现最强声子干涉效应】据科技日报,最新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称,美国莱斯大学领导的团队在碳化硅体系中实现了迄今最强的声子干涉效应。该效应被称为“Fano共振”,即两个频率分布不同的声子相互干涉而产生的现象,其强度比此前报道的研究结果高出两个数量级。这一基于声子的技术有望推进分子级传感技术的发展,还在能量采集、热管理及量子计算等领域开辟新的应用路径。
    放大
    分享到:
  • 07:10
    【“大年”悄然来临,市场环境成就量化盛宴】“今年毫无疑问是量化策略的大年,要是没有40%的回报率,我都觉得我们的产品不合格。”一位老牌量化私募渠道人士近日表示。放眼全市场,量化私募的赚钱效应较为明显。截至8月8日,多家私募旗下量化选股策略产品今年以来的回报率超过40%,产品管理人既有老牌百亿级私募,也有多家新锐机构。今年以来,随着股指持续走高,市场成交额放大以及投资者热情高涨,机构投资者赚钱效应明显。对于量化策略而言,对另类数据的使用、对信号的持续挖掘以及全面拥抱人工智能等因素,均支撑了策略的优异表现。其中,全市场选股的“空气指增”策略以及小微盘指数增强策略表现相对突出。
    放大
    分享到:
  • 07:09
    【实探国补政策出台后的消费贷市场:银行储备充足 利率有望“2”字头】“申请这款消费贷产品的人很多,其能够满足大部分客户的资金需求,最低利率3%,可随借随还。待‘国补’贴息政策正式执行后,优质客户贷款利率有望以‘2’字开头。”8月13日,建设银行北京市朝阳区某网点的消费贷业务人员一边在银行App上翻动产品界面,一边向记者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日前正式出炉,6家国有大行悉数加入消费贷“国补”行列,12家股份行紧随其后,有银行宣布将于9月1日落地贴息举措。除利率有贴息加持外,消费贷额度也在提升。记者实地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发现,目前,银行消费贷利率基本保持在3%以上,有的银行还对消费贷额度进行了升级,推出了最高额度为百万元级的产品。
    放大
    分享到:
  • 07:09
    【香港改发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指学校上课时间可能受影响】香港天文台周四上午6:35改发红色暴雨警告信号,表示当地广泛地区已录得或预料会有每小时雨量超过50毫米的大雨,且雨势可能持续。天文台称持续的暴雨已经或将会导致道路严重水浸和交通挤塞,暴雨亦可能影响学校上课时间。受大雨影响,会有山洪暴发。河道已经泛滥或可能会泛滥,市民应远离河道。天文台还指港岛南区有大暴雨,有可能出现严重水浸;预料猛烈阵风来袭。
    放大
    分享到:
  • 07:07
    【公私募机构“消费观”分歧加大 传统消费白马股存在估值修复空间】近期,在老铺黄金等新消费概念股冲高回落之际,市场对于传统消费板块的关注度再次上升。不过,从公、私募机构的实际操作来看,市场对于传统消费的分歧不小。8月12日晚,贵州茅台2025年半年报出炉。该股仍是机构资金“压舱石”,“国家队”中央汇金和证金公司坚定持有,多只ETF也大举增持,券商亦集体维持“买入”评级。不过,对于以白酒为代表的传统消费领域,机构的看法大相径庭,在有人“坚守”的同时,也有部分资金转战新消费或医药板块。业内人士认为,传统消费估值修复可期,而政策驱动与品牌护城河或为其注入新动能。
    放大
    分享到:
  • 07:07
    【外资大幅加仓,QFII上半年末持仓汽车行业市值最高】数据显示,截至8月12日,已有26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中报。其中,64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了QFII的身影。具体来看,QFII在二季度新进成为28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同时,对另外18只个股的持股数量相比上季度有所增加。行业方面,QFII上半年末对汽车行业持仓市值超过13亿元,对建筑材料、电力设备行业持仓市值均超10亿元。
    放大
    分享到: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