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6
【外资机构上半年调研A股公司近5000次】2025年上半年,外资机构对A股公司调研热情持续高涨。Wind数据显示,外资机构上半年累计调研A股上市公司达4766次,深证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公司获调研次数均过千。其中,汇川技术以485家外资机构调研量成为最受外资机构青睐的A股上市公司。站在当下时点,多家外资机构认为,当前A股市场吸引全球资本深度布局,其中有不少结构性机会值得挖掘。
03:36
【年化收益率进入“1时代” 货币基金探寻突围之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末,货币基金总规模首次站上14万亿元。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当前公募基金市场规模最大的品类,货币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降至1.2%,相当一部分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低于1%。货币基金曾经历过一段野蛮生长期,其便捷性与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吸引了巨量资金。时过境迁,随着市场生态和监管环境的演变,货币基金早已褪去光环。有人甚至认为,如今的货币基金陷入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困境,一面是收益率持续走低,另一面因具有独特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而难以被完全替代。
03:30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7月07日03时20分在西藏那曲市巴青县(北纬32.33度,东经94.43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03:20
【也门官员:一艘商船在红海遭胡塞武装袭击】一名也门政府官员说,一艘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商船6日在也门西部荷台达省附近的红海海域航行时,遭到胡塞武装自杀式遥控快艇袭击,船体损坏严重。
03:14
【中证转债指数创十年新高 机构提示关注半年报绩优标的】今年以来可转债市场表现稳健。数据显示,中证转债指数今年以来已取得7.94%的涨幅,表现优于主要宽基指数。上周市场热度较高,明星品种较多。其中,惠城转债大涨21%,成为市场中价格突破2000元的龙头品种。可转债作为“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优质资产,为投资者贡献了稳定的回报。随着A股震荡走强,可转债转股价格下修和提前赎回的条款博弈也让市场更具看点。市场人士认为,今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活跃,银行和其他主题板块亮点纷呈,同时并购重组活跃也推动了可转债市场稳步上行。展望未来,需要关注优质半年度绩优标的。
03:14
【2025债市半年观察:扩容提速与高波动并行】2025年上半年,债券一级市场保持高景气态势,信用债和利率债协同发力,助力实体经济稳中向好。专项债和科技创新债(下称“科创债”)等工具加快落地,资金加速流向基础设施、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重点领域。与此同时,在内外部扰动交织的背景下,债市整体告别单边牛市,步入高波动震荡阶段。展望下半年,机构普遍认为,三季度为相对友好的债券配置窗口期,但随着宽信用政策持续推进及利率债供给回升,市场或面临阶段性波动加剧的考验。
03:06
【5名土耳其士兵在伊拉克北部因甲烷中毒丧生】土耳其国防部6日发布声明说,5名土耳其士兵在伊拉克北部执行搜查任务时因甲烷中毒而死亡。声明说,事件发生时,土耳其军队正在当地展开搜索和清除行动。在检查一处曾被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用作医院的洞穴时,19名土耳其士兵在洞内接触到甲烷气体,被立即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其中5人经抢救无效身亡。
03:02
加拿大总理卡尼:非常可能在加拿大西海岸建设新的石油输送管道项目,那将是符合国家利益的项目之一。应该由私人行业提出方案。
02:58
【结构性机会持续涌现 多路资金快步入市】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7月私募信心指数和加仓意愿指数环比均小幅提升。截至6月末,仓位在五成及以上的私募占比更是超过90%,环比5月末有所提高。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已有10余家险企设立或增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入市总规模预计超过2000亿元。除了机构资金,今年上半年个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显著提升。据统计,上半年私募新备案产品数量环比去年下半年增长超100%。在业内人士看来,伴随着基金赚钱效应显现,政策发力下经济有望逐步回暖,下半年港股和A股结构性行情或进一步演绎。
02:58
【真金白银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公募年内自购权益类基金超26亿元】7月以来,有两家基金管理人发布自购公告:其一,7月1日,华商基金公告称,已于7月1日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旗下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型基金。其二,7月4日,大成基金公告称,大成基金及其高级管理人员、拟任基金经理将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大成洞察优势混合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除了上述两家之外,今年以来还有兴华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博时基金等超过20家基金管理人已宣布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据Choice测算,截至7月6日,今年以来,公募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合计26.19亿元,是去年同期自购金额的3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