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1
【局地累计降水量将达100毫米 黑龙江1小时内两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黑龙江省气象台2025年7月5日7时00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过去三小时北安市和平村(水文)已出现65.5毫米降水,预计未来3小时还将有40毫米以上降水,累计降水量将达到100毫米,请注意防范。黑龙江省气象台2025年7月5日8时10分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3小时明水、海伦、安达的部分乡镇累计降水量将达到100毫米。
08:40
俄罗斯常驻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代表团:西方国家和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技术秘书处公然无视俄罗斯提供的有关乌军使用化学武器的事实。
08:35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主持召开部务会】 7月4日,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伟主持召开部务会。会议指出,今年上半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下半年特别是三季度重大活动节点多、季节性特点明显,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面临较大挑战。要着力防范化解交通运输重大安全风险,增强安全风险意识,加强源头治理,紧盯重大隐患闭环整改,持续做好典型问题曝光。要切实强化重点领域、重点时段交通运输安全监管,抓好“两客一危”车辆等14个专项治理,用好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和指导帮扶等手段,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08:34
【A股定增一览:8家公司披露定增进展】Wind数据显示,7月5日,A股共8家公司发布定增相关公告。其中2家公司披露股票定增预案,4家定增预案获股东大会通过,1家定增预案获交易所通过,1家公司定增方案已完成。从当日最新披露定增预案来看,汇得科技、韶能股份分别拟定增不超5.8亿元、4.0亿元。从当日披露已完成定增来看,广信材料募资总额为1.43亿元。今年以来,已有72家公司公告定增方案已完成,34家公司定增金额超10亿元。
08:34
【山东加快推动中药材生产 力争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380万亩左右】近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全省中药材生产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提出,着力培优鲁中山区、鲁西南、黄河三角洲、胶东半岛4大中药材种植区和南四湖、东平湖水生药材养殖区,推动金银花、西洋参、丹参、山楂等齐鲁大宗道地药材品种集群式发展,稳步有序扩大“鲁十味”等重点道地药材品种种植规模,力争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380万亩左右。同时,深入挖掘盐碱地中药材生产潜力,加快引进筛选、试验示范耐盐碱中药材品种,大力发展酸枣仁、益母草、蒲公英、肉苁蓉、板蓝根等耐盐碱中药材。
08:30
【经济日报:信用修复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经济日报发文称,近日,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的实施方案》,对新时代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为失信主体提供了更加规范、透明的修复通道。信用修复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此次《实施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信用监管正从“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变,这一改革不仅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引导失信主体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的重要途径。事实上,信用修复制度是否完善,事关经营主体的发展质量,也影响着千万劳动者的就业生计,其意义已远超单纯的制度调整。
08:25
【网传“地震预言” 日本气象厅紧急辟谣】近日,一则关于“日本7月5日将发生毁灭性大地震”的传言在社交平台疯狂传播,引发广泛关注。受此影响,有不少外国游客取消了赴日行程,日本的旅游业受到影响。随着7月5日即将到来,日本政府和专家纷纷出来辟谣,强调这个传言没有科学根据。
08:23
【特朗普: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日礼物】当地时间3日,美国众议院以微弱多数通过一项旨在延长减税政策并大幅削减社会保障项目的全面法案,即“大而美”法案。部分美国民众在得知法案通过后举行了抗议集会。当天在艾奥瓦州参加活动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称,该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的“非凡胜利”,明年便是美国建国250周年,“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日礼物”。他夸赞这项法案是“摆脱国家衰落的独立宣言”。 美联社称,法案通过为特朗普及其领导的共和党实现了“里程碑式突破”,约900页的“大而美”法案整合了共和党的优先事项清单,这原本是希望渺茫的尝试,但由于共和党在国会占多数,该法案获得通过并成为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标志性举措。 “大而美”法案因将会导致联邦援助削减、长期债务增加和为富人及大企业减税等而备受争议。
08:23
【世卫组织:加沙援助点袭击事件仍在频发】当地时间4日,世界卫生组织驻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代表里克·皮佩尔科恩表示,联合国人道主义工作人员证实了加沙援助地点试图获取食物的巴勒斯坦人持续遭到杀害的事实,卫生工作者以及受害者亲属直接向世卫组织报告的大多数伤亡都与美以支持的所谓“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物资分发点有关。
08:20
【长线资金持续回归 国资外资争当港股IPO基石投资者】 2025年以来,港股IPO市场持续火爆,超40家公司登陆港股,大型IPO项目不断涌现,融资总规模已超千亿港元。在此背景下,港股IPO市场的基石投资者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攀升,已远超2024年同期水平。证券时报记者统计相关数据发现,在2025年港股IPO市场中,地方国资在港股IPO基石投资者中“露脸”越来越多,同时一些知名外资、产业投资、股权投资等多类型资金也在积极抢滩港股IPO基石投资。这也表明,越来越多长线资金正在不断回归港股市场,借此分享中国资产的上市和成长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