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伊朗警告:若石油设施遭重创 将禁止地区国家使用相关原油】据耶路撒冷邮报报道,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高级顾问拉里贾尼(Ali Larijani)周日表示:“若伊朗石油设施遭受严重破坏,我们绝不允许地区任何国家动用这些设施的原油资源。”此前伊朗南帕尔斯天然气田遇袭,该油田由伊朗和邻国卡塔尔共享。
06:27
【八成产品净值创新高,债基市场重启升势】尽管2025年的债券市场跌宕起伏,但一大批纯债型基金的净值近期悄然创下历史新高,整体业绩的回暖再次吸引投资者关注债基市场。随着资金大量涌入,近期多只新发债券基金实现顶格募集,更有基金单日吸金50亿元而提前售罄。与此同时,众多存量债券基金也纷纷开启限购模式,以防范大额资金快速进入对净值造成的冲击。
06:26
【外资巨头看好A股下半年结构性机会】2025年上半年临近收官,摩根士丹利基金、路博迈基金、贝莱德基金等外资公募,以及外资巨头景顺近日相继发声,一致看好中国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其中,科技成长、高端制造、新消费等板块成为机构关注的核心方向。
06:26
布伦特原油期货回吐涨幅,现报每桶76.37美元,上涨2.14美元。
06:23
【中行交行同日完成定增,2850亿元募资到账】中国银行、交通银行6月13日相继披露了定增收官公告,两者合计获得2850亿元募资。这些定增股份,锁定期均为5年,可谓典型的长线资金。定增完成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各级资本充足率将得到明显改善,财政部则由此成为交通银行控股股东,进一步优化了交通银行的股权结构。市场人士认为,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夯实国有大行的经营韧性,并通过资本的撬动作用,增强国有大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同时彰显国家对于国有大行稳健经营的信心。
06:22
【信用衍生品“加持”科创债发行,市场呼吁加快完善制度释放增信潜力】随着科创债融资渠道持续拓宽,信用衍生品作为“风险减震器”与“信心放大器”的作用加快显现。近期,已有多家银行开展针对科技型企业的信用衍生品交易,为债券发行增信赋能。不过,受访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信用衍生品在资本缓释、定价机制、法律适用等方面仍存在制度短板,建议从规则供给层面系统完善,推动信用衍生品在科创债市场更广泛、更高效地发挥作用。
06:22
【风险分散需求攀升,全球巨灾债券市场规模创纪录】当前,全球极端气候等巨灾风险频发,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小觑。在此背景下,市场对气候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日益攀升。一种市场化风险管理创新工具——巨灾债券,逐渐在金融市场中崭露头角。作为保险连接证券的代表,巨灾债券以其独特的风险分散机制和富有吸引力的回报潜力吸引着全球投资者的目光。根据费马资本管理公司近期的预测,2025年巨灾债券市场规模将增长20%,达到约600亿美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自然灾害风险加剧、市场需求以及我国政策积极推动的背景下,巨灾债券发展前景广阔,深入研究探索、完善我国巨灾债券市场势在必行。
06:22
【利率下行催生理财变局,多元资产配置需求升温】随着新一轮降息政策落地,部分资金正在流向银行理财领域,投资者也更倾向于多元资产配置。此种背景下,银行理财“固收+”产品以其“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吸引投资者加速入场。市场人士表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固收+”产品虽然提供了收益增强的机会,但也存在着金价波动、汇率风险等挑战。
06:20
【恒生AH溢价指数创五年来新低,部分公司出现“H股溢价”现象】今年以来,港股指数整体强劲上涨,表现强于同期全球主要股指,恒生AH股溢价指数不断回落。6月12日,该指数盘中创下126.91点,创2020年6月以来新低。截至6月13日收盘,恒生AH股溢价指数报128.05点,今年以来该指数整体下跌超过10%。A股相对H股溢价历来是普遍现象,目前有42家公司AH股溢价率仍超过100%。与此同时,A股相对H股折价的公司也逐步多见,宁德时代、药明康德、招商银行等H股股价均高于A股。相比A股,H股更易受全球流动性影响,外资增配与南向资金不断涌入推动H股估值提升,缩小与A股的价差。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AH价差有望持续缩窄,当前的变化可能预示着新一轮长期趋势的开始。
06:19
【埃及、沙特、约旦及巴林外长通话 讨论伊以冲突问题】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6月15日,埃及外长阿卜杜勒阿提同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约旦外交大臣萨法迪和巴林外交大臣扎耶尼通电话,讨论伊朗与以色列冲突后迅速升级的中东局势及其对该地区安全与稳定构成的严重威胁。各方一致强调,必须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危机、努力缓和紧张局势、避免该地区陷入无休止的暴力循环。各方同意将继续保持协调,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加大共同努力以缓和局势。阿卜杜勒阿提当天还同美国中东事务特使威特科夫,以及美国总统阿拉伯和中东事务高级顾问及非洲事务高级顾问布洛斯通话。阿卜杜勒阿提强调了以伊停火以及美伊就伊朗核计划重启谈判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