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世界投资者周又来了。2025年世界投资者周将于10月20日至24日组织开展。活动主题为"科技和数字金融" 、 "人工智能(简称AI)"、"防范欺诈"。

点掌投教基地本期内容重点为大家介绍《如何理性看待AI诊股》。
面对AI,一个成熟的投资者应该将其视为一个强大的辅助工具和信息过滤器,而不是一个可以交出决策权的“上帝”。
1、将其作为“初筛工具”和“预警雷达”:
初筛:用AI快速扫描市场,从数千只股票中筛选出符合你基本投资标准(如低市盈率、高ROE、成长性等)的股票池,节省大量手动筛选的时间。
预警:利用AI的监控功能,为你持有的股票设置风险预警,如大股东减持公告、财务报告关键指标变动等,让自己能及时反应。
2、理解其逻辑,但不盲从其结论:
当AI给出“买入”或“卖出”建议时,一定要去探究它背后的理由。是哪些数据指标发生了变化?是基于技术面还是基本面?
把它给出的结论当作一个研究起点,而不是终点。顺着AI的提示,自己去深入研究公司的基本面。
3、用人类智慧弥补AI的短板:
深度调研:阅读原始财报,参加股东大会,感受管理层的素质和诚信。这是AI无法做到的“质感”判断。
理解商业模式和护城河:思考公司的赚钱模式是否可持续?它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些定性的分析需要人类的商业洞察力。
把握时代与宏观趋势:理解国家的产业政策、社会的长期发展趋势(如老龄化、碳中和)。这是战略层面的判断。
建立并坚守自己的投资框架:
你必须有自己的投资哲学、策略和纪律。AI只是帮你更好地执行这个框架的工具。
例如,如果你是价值投资者,就用AI来帮你更快地找到“价格低于价值”的标的;如果你是趋势投资者,可以用AI来辅助判断趋势的强度和持续性。不要让AI的建议动摇你的核心投资原则。
4、保持批判性思维和最终决策权:
始终对AI的输出保持怀疑。问自己:这个结论合理吗?它忽略了什么?当前的市场环境是否有特殊之处?
记住:最终按下交易按钮的是你,承担盈亏后果的也是你。 你必须为自己的每一笔投资负责,不能将责任推给一个算法。
总结
AI诊股就像是一副功能强大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它能让你看得更远、更细,极大地扩展了你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但投资的地图和最终的行进路线,仍然需要你自己来绘制和决定。这副望远镜看不到地图上没有标注的沼泽和暗礁(未来的不确定性),也无法告诉你旅行的终极意义(你的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
聪明的投资者,会驾驭AI这匹快马,但缰绳必须牢牢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