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财政部新闻发布会上,官宣了一个重大举措:“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
这是近年来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措施之一,标志着第四轮化债的启动。通过增加发行政府债券,来置换地方政府的存量隐性债务,以此来实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显性化”并逐步“缓释”。
什么是化债?
化债,简而言之,就是将地方政府的短期、高成本、不透明的“暗债”转换为长期、低成本、透明的“明债”。化债的本质,是通过时间换空间,有效控制和降低债务风险。
本轮化债,其核心在于:
债务期限的延长。
将短期债务转换为长期债务,减轻短期内的偿债压力。
例如,你为了购买一套房子,借了一笔短期高利贷,这笔贷款一年内就要还清。每个月的还款额巨大,压力山大。现在,政府推出了一个新的计划,允许你将这笔短期高利贷转换为30年的低利率按揭贷款。每个月的还款额大幅降低,让你有了喘息的空间,这就是债务期限延长的效果。
债务性质的转变。
将不透明的“暗债”变为可监管的“明债”,提高债务管理的透明度。
假设你曾经因为资金周转不灵,向一些不正规的放贷机构借了一笔“暗债”,这笔债务不仅利率高,而且风险巨大,因为这些债务不受法律保护。现在,政府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你通过正规的银行渠道,将这笔“暗债”转换成受监管的贷款,这样不仅利率更低,而且有了法律的保护,债务管理变得更加透明和安全。
债务成本的降低。
通过发行利率更低的政府债券置换高成本债务,减少利息支出。
再比如,你经营的一家公司曾因急需资金,以较高的利率发行了一些企业债券。随着公司业绩的改善和市场利率的下降,政府推出了债务置换计划,允许你以更低的利率发行新的企业债券,用新债券筹集的资金来偿还高利率的旧债券。这样,